“本王明白了。”
柴云天總算是對煉器界的劃分標準有所了解,玄階煉器師以上境界的高手才有資格打造重寶。準確來說,是可以打造出重寶,才有資格被稱之為玄階煉器師。
煉器司的李三為柴云天引路,檢查煉器司的工作。
有兩千名煉器師、三萬名鐵匠在為大夏王廷服務,鐵匠是從各座城池招攬而來的高明鐵匠,并非幫助平民打造菜刀的庸才。
無數巨大的火爐翻騰刺眼的火焰,一件件精良的兵器從煉器司產出,用以裝備各支軍團。
“煉器師才有能力鍛造可以威脅武宗、武尊高手的兵器。尋常的鐵匠嘛,只是打造武者、武師使用的兵器。兵器的質量越上乘,所需要耗費的礦石越珍貴,鍛造一把兵刃的時間也越長。對我們煉器司而言,當然是越多煉器師、越多礦石越好。”
李三向夏王廷的執掌者說出煉器司的困境。
簡而言之,缺人,也缺材料。
柴云天看的更遠,他對煉器司產出兵器的速度更加擔憂。
按照夏王廷制定的計劃,十年內華夏軍團將會出現更多武宗境界的士卒,甚至有士卒踏入武尊境界。
武宗、武尊境界與武師境界完全是不同的層次,到時肯定要更新裝備。只有兩千煉器師有資格鍛造武宗、武尊境界將士使用的兵器,需要的礦石數量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十年內煉器司打造出十萬武宗士卒所要的兵器,還要有備用的兵器庫存。”
柴云天說出一個驚人的數量。
“十萬武宗士卒的兵器?按照每個士卒一副甲、一把刀、一支長矛、一副弓弩為標準,至少要四件裝備,也就是四十萬件。平均每年生產四萬件,相當于每個煉器師一年要打造二十件武宗境界士卒使用的裝備。這還不包括備用的兵刃和盔甲。材料也是巨大的問題。”
李三身為負責煉器司三年運轉的負責人,清楚打造不同層次的兵器所需要的材料數量。煉器司打造的兵器可不是滿足一個或者幾個修煉者,而是幾個軍團。
不過還有一個最大的疑惑困擾李三:“夏王殿下,為何需要十萬武宗士卒使用的兵器?即使是十萬武師組成的軍團已經是精銳了,到哪里去找十萬武宗高手,還要讓他們心甘情愿成為士卒?”
李三無法想象,以武宗境界的士卒為底層的軍團會有多么可怕。他根本就沒有見過全部是武宗境界高手組成的軍團。
十萬武宗的剽悍軍團,怎么可能出現在東域。
“你無須多問,想辦法在接下來十年打造足夠十萬武宗使用的兵器。材料和煉器師,本王會想辦法弄到。”
柴云天微微皺眉,手下可以幫他分擔不少事情,不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少事情還是要柴云天親自出手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