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廷主力駐扎在十年前與石國九皇子對峙的北方要塞,正是這座要塞在十年前擋住石國九皇子的騎兵大軍,庇護禹都。
柴云天選擇在此地阻擊滕國大軍。
他從禹都親率大約十萬人的軍團,與提前到此地駐扎的十五萬大夏輕騎兵匯合。
期間柴云天收到來自張角、田忌、觀虎的匯報,后者已經提前與滕國大軍交手。
“滕國大軍也許可以使用秘術或者是特殊的丹藥,臨時大幅度提升修為,所以擊敗石國大軍。但凡是這樣的秘術、丹藥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柴云天得知滕國的手段,隨之釋然,難怪滕國可以憑借弱小的國力滅亡石國,原來卻是憑借外力,并非他們自身修為強大。
負責情報的花木蘭匯報:“根據內衛得到的消息,滕國兵分三路,分別進攻石國四州、召國四州還有禹都。”
“石國四州有衛青、霍去病、高順鎮守,我相信他們。田忌、張角、觀虎配合,應該也沒有問題。至于滕皇親自率兵南下……陳慶之,你率領五萬輕騎兵前去迎敵,許敗不許勝。”
“許敗不許勝?”陳慶之只遲疑了一會兒,便明白過來,“末將遵命。”
“張儀,你擅長保命,與陳慶之將軍一同前去。”
“臣遵命。”
陳慶之、張儀帶走白袍軍還有五萬王廷的輕騎兵,前去迎戰滕國國君和國師。
花木蘭不解:“主公,為何要求陳慶之將軍許敗不許勝?”
柴云天意味深長:“有一句話叫做,站得越高,摔得越慘。驕兵必敗。”
滕國皇帝和國師率領幾十萬滕國精銳南下,他們接連攻陷召國各城,勢如破竹。各城官府提前撤離,城中百姓不加抵抗就投降,滕國幾十萬兵馬有求必應,供給糧草。
滕國大軍的攻勢非常順利,預計很快就能攻入禹州。攻勢過于順利,反而讓滕國國君有些懷疑。
“夏王廷是打算在禹州與我們決戰?夏王本人到底去了哪里?”
滕國國君即將攻入禹州,始終沒有見到夏王。
夏王廷似乎放棄了防守召國四州,全無抵抗之意。
“如果臣所料不錯,夏王廷打算在禹州的邊塞阻擋我們,說不定夏王廷攔截我們的大軍很快就會出現。”
“報!前方出現大量騎兵,人數不詳!”
“夏王廷終于派出兵馬阻擋。國師你所料不錯,夏王廷將主力全都留在禹州,看來在他們的眼中,禹州比石國四州、召國四州更加重要。藤甲軍,準備摧毀來襲的夏王廷騎兵!”
滕皇第一次親自與夏王廷交手,他斗志昂然。
滕國已今非昔比。
五萬藤甲軍精銳排列成五個方陣,他們的腰間掛著布袋,里面裝有國師發給他們的靈丹妙藥,可以臨時大幅度提升修為。
如果不是有國師,滕國也不可能擊敗石國報仇。
遠方有一支白袍騎兵出現,白色的披風異常顯眼。在白袍軍后方,數以萬計、黑壓壓的輕騎兵出現,象征著夏王廷的龍旗獵獵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