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天賦和后天造化才決定上限,最終成長到何種境界,還要看天賦和造化。
孫臏肯定要比同門師兄弟的龐涓更勝一籌,但和張儀比較,就不知道如何了。
孫臏與張儀一樣,一重生就臨危受命,他臨時前去田忌的齊軍團。
在走馬上任之前,柴云天簡單告之此次田忌率領的第三路兵馬的目標——滅應國。
“以強擊弱,王師挾裹勝利之勢,十有**可勝。”
孫臏了解初步的情況,還是胸有成竹。
作為謀士,孫臏也不把話說的太死。誰也不知道一些小的諸侯國是否有什么兩敗俱傷的手段。
任何一個可以存在百年千年的諸侯國,都有自己的底牌。
“詳細情況,你再與田忌將軍討論。本王想聽你對于討伐鄘國的意見。”
孫臏是一個兵家謀士,為了戰爭而生,柴云天派遣三路大軍滅三個小諸侯國不是目的,他的目的是統一東域。東域中間的鄘國最為強大,滅三個小諸侯國只是為了集中精力對付鄘國。
柴云天想要聽取孫臏的意見。
“主公已派張儀前去鄘國游說,他會設法探查鄘國的底細。有張儀提供情報,到時對比國力,若國力勝之,則可放心征伐。若國力弱之,則暫時隱忍,做到十拿九穩方才宣戰。東域被大荒、大山、蒼海、草原合圍,自成一域,應該就只剩下我們王廷和鄘國較量……”
孫臏很快就知道王廷的形勢,他的判斷也簡單。
東域只有夏王廷和鄘國交鋒,其他小諸侯國不足為懼。
可以滅鄘國,那就討伐,滅不了,就隱忍。
華夏人杰修煉才十幾年,實在打不過,大不了修煉百年、千年,到時肯定可以滅掉鄘國。
柴云天又專門與孫臏談論一番,而后孫臏前去田忌的齊軍團擔任軍師,準備跟隨田忌前去討伐應國。
“沒想到竟然是孫臏,齊軍團將會更加強大。”
柴云天見孫臏離開,他有些期待。
不知不覺夏王廷湊齊衛青和霍去病、程知節和秦瓊、孫臏和田忌這些組合,他們的配合將更有默契,漢軍團、唐軍團、齊軍團也將更為強大。
孫臏重生的消息,柴云天通知各個華夏人杰,避免他們不知道孫臏是自己人而出手誤傷。
與隱藏在十萬大山練兵的三個華夏武將不同,孫臏是明面上的底牌。他現在的修為只有洞虛境界一重,估計敵人不會將他當做是一回事。
謀士的修為還在其次,他們依賴的是計謀。
“第二十個人杰,幸好孫臏沒有士卒,否則資源又緊張了。”
柴云天要為孫臏供給修煉用的天材地寶,孫臏的修為很快就會上去。柴云天才是夏王廷的最強輔助。
“木蘭,我們準備返回禹都。”
柴云天派遣三路大軍分別討伐三個諸侯國,進行部署之后,準備從滕國國都班師回朝。
“主公您不打算親征?”
“凡事不必親力親為,討伐小諸侯國,幾位將軍足以勝任。征討鄘國這樣的強國,我再親自率領全部軍團,御駕親征。”
(注:孫臏在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之前并不叫做孫臏,但為更好的體驗,本書設定用孫臏這個名字,否則用大家不熟悉的名字很別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