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勉強擊敗程知節,夏王廷派遣主力前來報復,彬國還是無法阻擋夏王廷的兵鋒。
“夏王廷許諾給我們的職位是郡守,比我們現在的封地要小,但仍然有一定的地位,不如我們……”
彬國王侯見大軍已經投降,他們也只能無奈投降。
現在投降還可以當夏王廷的郡守,稍微彌補損失,繼續頑抗他們就要被程知節所殺。
陳慶之、程知節這支大約只有六萬人的騎兵俘虜了對方幾十萬大軍。
“帶我們去皇城,勸降你們的皇帝老子。”
程知節心情大好,對方主力已經投降,只要彬國皇城也告投降,那么他們這一路兵馬便獲勝。
“請這位將軍不必擔心,既然我們已經投降,皇城無力抵抗。”
“不,立刻帶我們前去!馬上!”
程知節急不可耐。
衛青、霍去病率領的漢軍團,還有田忌率領的齊軍團、宋軍團、秦軍團,他們并非等閑之輩,只要耽擱數日時間,說不定就會被另外兩路取勝。
“好,我們這便帶路。”
彬國王侯也不知道為何這一員夏王廷的大將急于攻陷皇城,但既然投降,只能聽令。
第三路大軍,田忌和孫臏已經出現在應國皇城城下!
齊技擊、秦銳士、北宋康定軍在城下耀武揚威,不足五萬人的大軍,卻讓應國皇城幾十萬大軍惶恐不安。
應國的精銳已經被應國大將軍帶出去防守,誰也沒有想到孫臏讓五萬輕騎兵虛張聲勢,吸引了應國大軍的注意力,而他和田忌繞道迅速突進,偷襲應國皇城!
應國皇城城內現在這幾十萬兵馬只是應國禁衛軍與大量臨時征召的武者組成,一盤散沙。
“此次多虧軍師運籌帷幄,欺騙應國大軍主力,我們趁虛而入。否則要勝衛青和陳慶之一籌不容易。”
田忌眼見勝券在握,只要攻下應國皇城,第三路兵馬將會獲勝。
“攻心為上,攻城為下,讓我嘗試勸降應國皇帝,不戰而屈人之兵。”
孫臏首次出征,要完美解決討伐應國之事。
應國與夏王廷沒有恩怨,夏王廷只是要統一東域,而應國是東域的諸侯國,所以對應國而言是無妄之災。
應國皇帝親自帶著幾個皇子、一眾文武大臣來到城墻巡視,惴惴不安。他看到下方出現在皇城的兵馬,竟然不到五萬人:“他們以這么少人便想要讓朕的應國屈服,是認真的嗎?”
“陛下,夏王廷連滅石國、滕國,坐擁幾個諸侯國土地,勢力強大。對方敢以這么少的兵力兵臨城下,說明對方有恃無恐,也許我們……”
“可是朕不甘心,不甘心被不足五萬人的兵馬滅國!”
應國皇帝握緊了拳頭,如果夏王廷興兵百萬前來討伐,或許他還可以考慮臣服。
現在城下只有不到五萬人,就這樣投降,他實在是顏面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