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鄘國三上卿,其一為智家,有精銳金甲軍。金甲軍為重裝步兵,智家收買數千煉器師,打造金甲,堅不可摧。”
“其二為郤家,有精銳黑龍軍。黑龍軍為重騎兵,披黑甲,沖鋒陷陣,無堅不摧。”
“其三為狐家,有精銳青羽軍。青羽軍為神射手,千步穿揚,不在話下。”
“三上卿各有所長,實力也相差無幾。若是三家聯手……不敢想象。請夏王三思。”
未央宮,武殿,曾經的影殿殿主趙劍七被柴云天招來,與眾多文武大臣商議討伐鄘國之事。
三路兵馬已滅三個小諸侯國,夏王廷統一了東域三分之一的土地。鄘國是東域最強大的諸侯國,滅鄘國,則東域可一統,其他小國分兵平之即可。
趙劍七極力游說柴云天放棄討伐鄘國,闡述鄘國之強大。
鄘國三大上卿以及他們背后的萬年世家,既有大量的世家宗門高手,又有精銳的軍團,結合了王朝和世家宗門的優勢,他們的底蘊非常可怕。
年輕的夏王廷要去挑戰萬年世家組成的王朝,很有可能只是不自量力。
范仲淹、公孫鞅、孫臏、陳慶之、衛青、霍去病、田忌、程知節、花木蘭、典韋等華夏文臣武將齊聚未央宮,他們雄心勃勃,不為趙劍七的話語所動。
公孫鞅指著地圖:“鄘國與王廷接壤之處,主要是石國、召國兩地,分別靠近郤家、智家。至于狐家,不與王廷接壤,因此狐家可能會攻石國或者召國。主公可提前在石國、召國部署更多的兵力,防止高順、張角兩位將軍率領的軍團被迅速擊敗。”
除了高順的陷陣營以外,鎮守石國、召國的軍團只是一群土著將士,與駐扎在禹都的華夏軍團平均修為差遠了。
夏王廷并不指望兩個土著軍團可以與鄘國三上卿抗衡。
鄘國三上卿作為東域最強大的勢力,只有禹都的精銳華夏軍團才能擊潰。
“駐扎在石國的軍團很有可能會與郤家的黑龍軍交鋒。誰愿前往石國駐防?”
柴云天看向眾將。
高順軍團所在的石國面對的是郤家的黑龍軍,僅僅憑借一個陷陣營無法抵擋人數眾多的黑龍軍,還需要其他兵馬前去協防。
“讓末將前去駐防!黑龍軍是重騎兵,末將的玄甲軍也是重騎兵,針鋒相對,看誰更甚一籌!”程知節主動請戰。
以重騎兵對付重騎兵,未嘗不可。
“程知節、陳慶之、范仲淹,你們前去石國布防,協助高順將軍,主要對付郤家。將本王的五萬重騎兵、五萬輕騎兵也一并帶去。”
“遵命。”
柴云天讓高順、程知節、陳慶之、范仲淹負責石國戰場。
高順的陷陣營、程知節的大唐玄甲軍、范仲淹的北宋康定軍,遇到郤家的黑龍軍應該都不會吃虧。
至于其他兵馬,陸續前往召國戰場。
“張儀已經托人送回情報,鄘國的實力摸清楚七成,他判斷王廷可以獲勝。”
柴云天手中握著潛伏在鄘國的張儀傳回來的信件,上面記載了鄘國三位上卿的大致實力。
本來柴云天還想讓張儀挑撥三上卿的關系,不過張儀判斷鄘國三上卿對彼此再熟悉不過,離間計多半會被識破,沒有必要大費周章,建議王廷直接興兵討伐鄘國。
柴云天對張儀的判斷相當信任,張儀重生后所做的判斷就沒有過失誤,甚至還把石國的大皇子妃搞到手。雖置身敵國,卻依然泰然自若,不是凡人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