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州,原本東海國的故地,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在蒼海逡巡。
大明水師將領陳璘、鄧子龍二人以及原東海國水師大將施成率領十萬水師,在探查蒼海之上的勢力。
陳璘、鄧子龍二人也借機熟悉此方世界水師的作戰方式。
由于修煉者以及蒼海妖獸的存在,水師的作戰方式有些不同。
陣法存在,讓船隊航行更加迅速。
一頭龐大的海獸從蒼海露出半個身子,隨即又沒入大海之中。
面對龐大的人族水師,海獸一般也不輕易招惹。蒼海之浩瀚,海獸與人族并非天敵,各有各的活動范圍。
“此方世界,甚是精彩。”
陳璘、鄧子龍二人見到猙獰的海獸出沒,不但沒有懼怕,反而斗志高昂。以他們武尊境界的修為,若是水性足夠好,也可以潛入海中擊殺妖獸。
副將施成向他們介紹此片海域的情況:“東海州東邊三千里,有不少島嶼,有荒島,也有一些大島,更有島主稱王。勢力較大的島有三十六座,每座島嶼有上萬水師,其中最大的是石嶼島的島主,自稱石嶼王,有戰船三百,水師五萬人,縱橫這一小片海域。”
陳璘站在甲板上,蒼海一望無際:“為何以前東海國不迫使三十六座大島臣服?”
“并非不想,而是做不到。三十六座大島,平時相互內斗不止,一旦東海國或者其他諸侯國水師進犯,他們會聯手抵擋水師。末將在過去百年試圖趁著三十六島內亂,占領三十六島。不過一旦末將率領十萬水師出現在這片海域,三十六島將會在石嶼王的帶領下,與末將的水師抗衡。”
施成說出征服東邊三十六島的難處。
“三十六島,每個島至少有萬人水師,如果可以收編這群勢力,對朝廷將會大有裨益。而且,以三十六島為屏障,也許可以作為前哨,窺視蒼海之中其他勢力。”
陳璘、鄧子龍產生征服三十六島的想法。
他們尚未立下一功,聽聞東海州外三千里,散布三十六島,若是攻占三十六島,將夏國的疆域往蒼海擴張三千里,也算是大功一件。
“將軍,試想一下,每一座島至少有一萬水師,諸島聯合可以集結幾十萬水師、上千戰船,若是要強行平定三十六島,損失之慘重,難以想象。”
施成還是極度不贊同陳璘、鄧子龍要將夏國疆域向東擴張三千里的想法。
也許夏國在東域可以所向披靡,但蒼海與東域不同。
“除了東海州,其他幾個臨海的州應該也有水師,至少可以湊出二十萬水師。這二十萬水師比三十六島的水師更加精銳……三十六島強者修為如何?”
陳璘卻已經在盤計勝算。
“三十六島最強者為石嶼王,為武尊八重強者。”
“這便對了,你以前滅不了三十六島,并非水師數量不足,而是缺乏頂尖強者。假設有武王境界高手,活捉石嶼王,三十六島島主人人自危,是否會臣服?”
“似乎是這般道理……”
施成一想,陳璘所說倒是不錯。
東海國最強者為皇帝,武尊八重,其次是武尊七重的施成,與三十六島勢均力敵,所以才始終沒法讓三十六島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