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不成問題,水師越精銳越好,大明水師目前只有一萬三千人,若是打造可以容納一千人的戰船,只需十三艘戰船,即使容納五百人的戰船,也只需二十六艘。”
柴云天倒不在意成本,夏國坐擁東域億萬臣民,每年征收的稅賦是一個天文數字,真要全力打造一支新的大明水師,不成問題。就要看君王有沒有發展水師的野心。
在柴云天的督促下,專門為大明水師準備的戰船逐漸出現在圖紙上,其高大如樓、底尖上闊、三層甲板,裝有煉器司打造的大量弓弩,由武師境界以上的士卒操作。其中威力最強大的床弩,甚至需要武宗境界的士卒合力才能拉開。雖然現在的大明水師士卒還無法拉動這般弓弩,但至少五年后,他們便可以使用。
禹都附近有大河護城,于是工部在河畔嘗試建造第一艘專門為大明水師打造的戰船,足以容納一千士卒。
在河畔打造第一艘戰船成功,再考慮派遣船匠去東海州,為大明水師建造十三艘一模一樣的船只。
柴云天專門派出一千禁衛軍為工部建造戰船護衛,嚴禁尋常修煉者、平民靠近。
“昔日鄭和下西洋,大明水師何等風光,以后鄭和、鄭成功等人重生,將他們編入夏國水師,征服蒼海。”
柴云天派出內衛司、縱橫司向北方草原、西邊大荒探查。
夏國位于這塊大陸之東,在北方、西方還有其他大勢力存在,草原有騎兵征服、大荒有步卒征服,而東邊蒼海有夏國水師征服。
蒼海無疑是華夏武將最為陌生的地方,即使是衛青、霍去病都有可能在大海翻船。他們寧愿率領騎兵征服草原,也不愿率領舟師到蒼海征戰。
“滕國山地盛產的一種木材,鐵棘木,木質堅硬、分量極重,堪比精鐵,比起東海國使用的天檀木更加合適作為樓船用料……”
蒲元第一次主持建造樓船,朝廷征集原本各個諸侯國的工匠,其中滕國的工匠便提出使用滕國的木材取代東海國的木材。
滕國并不臨海,卻多山地,有著極好的木材,其中一些木材比鋼鐵還要堅硬。
蒲元在比較不同木材以后,決定使用鐵棘木作為大明水師新戰船的材料。
鐵棘木的堅固,甚至要鐵匠出手將其切割成形。
煉器司為戰船打造專屬的床弩,用以攻擊敵人水師的戰船、御劍飛行的武尊高手。
應天書院派出修仙術士專門為這艘戰船部署陣法,甚至陳慶之、張角等人都親自施法布陣,以礦石為能量載體,作為陣法核心。
這一艘夏國調用大量人力、財力為大明水師打造的新式戰船日益成形,至于名字柴云天已經為其想好。
“戰船名為福船,按照規格分為大福船和普通福船,大福船可容納千人以上,普通福船容納數百人。以后若是王師討伐其他域,則以水師開路,再運送衛青、霍去病等人的騎兵,田忌、范仲淹等人的步卒上岸征戰。至于福船數量,建造三十艘,以做備用,或者將部分福船給東海州水師使用也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