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我秦瓊作為騎兵將領,還有參與水戰的一天。”
秦瓊換上水師士卒的甲胄,考慮了一番,還是放棄使用長槍,而是隨便取了一把刀、一面盾,看上去與普通水師士卒沒有多少區別。
煉器司蒲元專門為秦瓊打造的虎頭湛金槍畢竟是一件低階重寶,如果持槍出戰,秦瓊鶴立雞群,根本無法偽裝成小兵。
在碼頭,夏國二十萬水師緊張備戰,上千艘樓船、艨艟準備出戰。
陳璘、鄧子龍、施成等百員水師將領排列,毫不掩飾修為,氣息強大、披堅持銳。這些水師將領來自于原本東域之東幾個臨海的諸侯國,在君王投降后,先后轉而效忠夏國。
襲擊黑島返回,陳璘、鄧子龍立即召集夏國其他地方的水師一同在揚越城集結,合計二十萬水師。
“不論三十六島是否會被我們激怒,征服三十六島,勢在必得。”
陳璘登上最大的樓船,持戟之士站在樓船,刀盾手、弓箭手都已就位,旌旗整齊。
作為夏國目前的水師統帥,他有權力征調所有水師展開行動。
夏國建立之后第一次大規模興兵戈,動用的還是收編的諸侯國水師。
“東域的水師不比三十六島水師要弱,只不過以前各個臨海的諸侯國相爭,才讓三十六島水師做大。這一次,終于要征服三十六島。”
施成只落后陳璘半個身位,有夏國的支持,不由意氣風發。
夏國統一東域,便可以調動整個東域的資源!東海國只有十萬水師,夏國統一東域,可用整個東域的船只,可以輕易集結二十萬水師!
秦瓊偽裝成普通水師士卒,同樣位于主戰船上。
張儀則沒有專門進行偽裝,他看上去像是這支水師大軍的幕僚,人畜無害。
“此次討伐三十六島水師,為我們夏國建立后第一場大戰,定要贏得體面,才能揚我們大夏之威,在蒼海稍微闖出名頭。”
張儀選擇與秦瓊留下相助水師,為的是讓夏國第一次大規模的水戰贏得干脆利落,向東開疆三千里。
蒼海有諸多恐怖的大勢力,三十六島只是東域門口的島嶼,如果連三十六島都沒法征服,談何與其他勢力交鋒。
……
三千艘戰船覆蓋海面,各式各樣的旌旗招展!這些戰船比起夏國水師戰船體型小,但勝在數量眾多,足足是夏國水師數量的三倍!
三十六島水師為黑島島主討要說法!
每一個島嶼的水師戰力遠不及東域一個臨海諸侯國的水師,但三十六島每一個島嶼出一百艘戰船,便有三千六百艘戰船!
石嶼王為三十六島最強者,身穿金袍,在離東域三千里的島嶼稱王。
“東海國竟敢再次襲擊三十六島,真是不把本王放在眼中。這一次一定要攻破揚越城,殺東海國皇帝,讓東海國從此不敢再打三十六島的主意。或者,本王可以借助此次勝利之威,統一三十六島,在殺東海國皇帝后接管東海國,即位為東海國皇帝!”
石嶼王還不知東域已經發生天大的變局,東域不再是十七個諸侯國林立的分裂局面,而是一個統一的夏王朝!
他站在巨大的帆船甲板上,看到三十六島水師戰船如云,不禁豪情壯志。
如果他可以統一三十六島,甚至可以輕易欺壓東域的小諸侯國。
“王,前方發現東海國的水師,但……但他們掛的不是東海國的旗幟,而是龍旗!”
“為何會掛龍旗?”
石嶼王大為費解,隱約察覺到不對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