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十萬大山中,山陽城人口百萬,為朝廷源源不斷開采礦石、種植藥草。然百萬人口,不足以供給夏國所需。臣請在大山新建八座大城,呈九座城池之勢,遷徙戰俘、壯丁、刑犯填充人口。”
公孫鞅向柴云天提出進一步開發十萬大山之事,開始了夏國一步步征服十萬大山的布局。
目前夏國在大山中有一座山陽城,以及部署一支幾萬人的軍團。
十萬大山由十萬條山脈組成,夏國所觸及的只是大山的一部分。
公孫鞅作為兩個參知政事之一,與柴云天一樣操心夏國的資源不夠越來越龐大的華夏軍團使用之事。
按照柴云天的計劃,接下來要大規模擴大華夏軍團,僅僅是衛青、霍去病二人就有二十萬漢騎。
整整二十萬!
更別說還有田忌的五萬齊技擊……
即使是隱藏在大山的軍團,估計也有二十萬規模。
滿打滿算,若干年后,僅僅是這批將領,華夏軍團的規模便可以輕易超過五十萬人。
夏國有十個土著軍團,帶甲百萬,但若是有五十萬華夏軍團,這十個土著軍團說不定就要靠邊站了。
五十萬人軍團帶來的壓力巨大,境界越往上消耗的修煉資源越多,直到有一天夏國財政破產。
于是要為陛下分擔壓力的公孫鞅將目標放在作為天然寶庫的十萬大山。
十萬大山有大量的天材地寶,可堪開采。
“在大山建立新城自然不成問題,朕擔心的是妖族是否允許大量人族涌入大山。十萬大山橫隔三族,其中妖族位于人族、蠻族之間而萬古長青,要是說大山最深處沒有妖皇存在,不可能。”
柴云天不是沒想過調遣更多的兵力、壯丁開采大山,不過大山深處有諸多妖王存在,與妖族為敵似乎不是明智的選擇。
“主公可一步步試探其底線,只要我們有節制,紀律嚴明,也許妖族可以讓步。對真正的妖族大能而言,大山外圍幾千里只是貧瘠之地。”
“準。”
柴云天的確很缺資源,只要不招惹妖族大能出手,在大山外圍進行有節制的開采,應該可以接受。
十萬條山脈,只開采其中幾條山脈,不至于有妖族大能氣急敗壞跑出來。
“臣這就下去安排,在大山新開城池。”
公孫鞅是一個雷厲風行的法家文臣,很多事情自己可以把握好分寸,柴云天無須多加叮囑。
文臣就該令柴云天省事。
公孫鞅前腳離開,聶氏姐弟后腳便進來:“陛下,那位將軍有卷軸上呈。”
“哦?”
十余年,隱藏在大山的軍團統帥少有事情直接找柴云天,沒想到此次竟然有事上報。
卷軸被撕開,柴云天一眼便瀏覽軍團統帥上報之事。
“原來如此……朕將親往大山一趟,收復鷹族。”
柴云天手中出現一團火焰,將卷軸焚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