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云天也無法改變他們的天賦。
張角很早就跟隨柴云天,在早期比較得力,還是半個謀士,但后面文有范仲淹、公孫鞅,武有程知節、霍去病等人之后,張角的存在感便比較低。
張角一直以來率領的是一個土著軍團。
現在,張角終于有了專屬于自己的軍團,黃巾軍團。
張角手持九節杖,這一把九節杖是煉器司蒲元打造的低階法寶。
“朕封你為大賢良師,統帥黃巾軍團。黃巾軍團要改掉潛意識的惡習,按照其他精銳軍團為標榜進行訓練。”
柴云天直接封張角為大賢良師。
大賢良師只是一個虛銜,沒有任何實權,負責統帥三十六萬黃巾軍軍團。
前世張角為東漢朝廷眼中的叛賊,而現在是夏國的一個將軍。
夏國武將分為不同類型,有統帥、猛將、水師將領、儒將,張角很難定義是什么類型的武將。張角懂道術,劍術也會一些。
“臣將會率領黃巾軍團為陛下征戰,建立無上功業!”
張角意氣風發。
接下來夏國休養生息,他將會率領三十六萬黃巾軍在大山中建立城池,一邊開采天材地寶,一邊修煉,盡快練出第一批黃巾力士。
至于其他黃巾軍,獲得的資源有限,就看他們是否有后天的造化。
“三十六萬黃巾軍暫時駐扎在御南關一帶,由順天郡供給糧食。而后公孫鞅將會派遣工匠到御南關新建一座城池。朕再請巫神族長老布下古老的陣法,隔絕它族,庇護黃巾軍成長。”
柴云天已有計劃。
公孫鞅上奏請新建八座新城,其中一座城池的名字柴云天已經想好——黃巾城。
黃巾城將由三十六萬黃巾軍駐扎。
黃巾軍不但修煉,而且開采天材地寶、礦石,自給自足,與隱藏軍團不同。
隱藏軍團深入十萬大山六千里,真正與世隔絕,而黃巾軍團算是半隱藏軍團,半兵半民。
“前往御南關!”
在張角的帶領下,三十六萬鬧哄哄的黃巾軍被分成三十六個大方陣,每一個大方陣一萬人。
張角粗略挑選了最為精銳的一萬黃巾兵組成第一個大方陣,作為精兵,以后黃巾力士的人選。
三十六萬頭裹黃巾的士兵陸續離開靠近御南關的大峽谷。
黃巾軍團以步卒為主,騎兵數量極少。
這也很容易理解,黃巾起義時騎兵掌握在東漢朝廷和其他世家軍閥手中,被用以鎮壓黃巾軍。
“不知以后黃巾軍團和張角是否會給夏國帶來驚喜。”
柴云天隨手埋下一顆棋子。
即使是蠻族王朝也想不到大山中的一座城池全民皆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