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大人到!”
范仲淹換上盔甲,奉命來到揚越城等沿海大城池建立要塞、巡視各支華夏軍團的防務。范仲淹一上任,便找到唯一與蠻族王朝有交手經驗的陳璘、鄧子龍二將。
“兩位將軍,蠻族軍團體系構成如何?可否有活捉俘虜?”
“我們俘虜至少上千蠻族將士,其長相怪異,根據其交代,蠻族王朝以蠻皇為尊,其余皇子封王侯。蠻皇與若干王侯各有精銳軍團。統帥一個軍團的為將級,統帥幾個軍團的王侯為王級,而蠻皇,為唯一的皇級。蠻將,至少有武王三重的修為。鄧子龍所殺的先鋒蠻將,便是武王三重。王級、皇級,很難想象其有多么強大。”
“九蜥王朝有多少個軍團?”
“蠻皇、蠻王的軍團數量從不對外宣布,以隱藏王朝實力,因此難以明確其確切數量。不過根據九蜥王朝有六個蠻王,每個蠻王不下于四五個軍團判斷,九蜥王朝不下于三十個軍團。”
“主公四十年前斬殺的蠻王為九蜥王朝的十一皇子,也即是十一蠻王,理應還剩下十個蠻王,為何九蜥王朝只剩下六個?”
“五萬年前蠻族王朝在與右屠王的大戰,有四個蠻王被右屠王所殺。”
陳璘為到來視察防務的范仲淹說明從俘虜口中套問的情報。
范仲淹擅長防守,這也是許多宋代文臣武將的能力。宋朝終其一朝,守多攻少,誕生過不少守城、防御大師。因此柴云天派其來負責東部諸州的防務。
“原來如此。”
范仲淹聽聞陳璘、鄧子龍二人的對蠻族九蜥王朝國力的判斷,微微皺眉。真正的蠻族王朝,比起東域大山的蠻族遺民不知道強大了多少倍。一個蠻族軍團便可以滅以前華夏軍團遇到的所有蠻族大軍。
范仲淹到來之后,霍去病、陳湯率領的漢軍團,田忌、孫臏率領的齊軍團陸續抵達揚越城,與三十萬夏國水師匯合。
蠻族王朝大軍沒有一段時間準備,不可能傾巢而出。
范仲淹、孫臏兩個文臣謀士主持,霍去病、陳湯、田忌等將領受命加固城墻。特殊的青石城墻至少加厚了一倍。
“將諸葛連弩部署在城墻和戰船上,蠻族大軍想要攻陷揚越城,沒有那般簡單。”
除了軍團,范仲淹還帶來了一批鐵匠,動用東海州所有的庫存,打造強勁的諸葛連弩,用以對付侵入東海州的蠻族主力。
東部海疆數萬里,再多的兵力都不足夠,只能堅守重要的城池。如果蠻族大軍無視這些城池長驅直入,揚越城的守軍將會切斷他們的退路,將他們困死在東域。
夏國也不情愿看到那般場景,那樣意味著東域大量的修煉者和平民都會被卷入曠世大戰中,千萬人陣亡。
數以百計的諸葛連弩被部署在揚越城一帶,還有無數箭塔、投石車準備就緒,上千艘戰船集結在港口,一側的床弩對準海面。
“若是有蠻王,甚至蠻皇親臨,我們二人合力斬蠻王、蠻皇!”
霍去病、陳湯二人立于城墻之上,豪情萬丈。
除了和衛青組合,同樣打擊匈奴的陳湯成為霍去病的小弟,鞍前馬后,想要聯手戰蠻族的頂尖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