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柴子啟和小鳳凰與城中瞎逛時,未央宮書房,柴云天召集十幾個文臣武將籌劃征討山戎國之事。
山戎國為兩個野人王的領土。兩個野人王與夏國結仇,堵住了東域通往大陸中部的道路,柴云天早便想著滅山戎國。
“諸葛亮怎么沒來?”
柴云天環視在場眾人。
“回陛下,今日是諸葛孔明負責教導皇子。”
“皇子最近是否有認真向學?”
“這個……”
幾個太子太傅面面相覷,最終張儀說道:“皇子天資聰慧,許多道理、法門一點就通,只是生性好動……”
“也就是不好好向學了?”
柴云天頭疼。
之前他不愿意那么早便和花木蘭生下一個皇子,便是因為栽培一個合格的皇子很難。
在場的哪一個不是古華夏各個朝代的大人物,仍然有些焦頭爛額。
“也并非如此,此乃皇子的天性,等他再長幾歲,便會有所收斂。”
“你們不用幫他說好話,等他回來,我好好責罰他。我們繼續商議討伐山戎國之事。”
柴云天令人鋪開東大荒的地圖。
東域、大草原只是東大荒的兩個域,在東域以西的戈壁,是野人王統治的山戎國,民風剽悍,還處于相對落后的半部落、半王朝階段。
“我們夏國經過七年休整,基本上恢復了國力,山戎國并非是我們的對手。但山戎國以西,是東大荒姜家的姜國,為東大荒最強大的王朝。張儀,你這段時間應該已經利用‘縱橫’組織向整個東大荒進行滲透,摸索清楚東大荒的情況。你為諸位大臣介紹一番。”
柴云天用起非正非邪的張儀比較順手。也只有張儀,可以在暗中從事一些比較骯臟的滲透、打聽、游說、賄賂等行動。
“諸位請看,在東大荒中間,是姜氏王朝以及王城飛熊城。在姜氏王朝周圍,還有若干小諸侯國。姜氏王朝是神朝分封的王,負責鎮壓東大荒。神朝與蠻族互相攻伐,在東大荒以南,也有諸多蠻族王朝。姜王要對付的是東大荒的蠻族,雙方以東始之山為分界線,相互攻伐。”
“據說東域位于這片大陸最東,荒蕪一片,為原本神朝放逐犯人家眷之地。后來東域有了人煙,才有現在的規模。東域并不效忠于神朝。因此,姜王作為神朝冊封的王之一,很有可能會將我們視為敵人。”
張儀執掌“縱橫”,對周圍的情況知之甚多,為其他文武大臣闡述東大荒之形勢。
換而言之,夏國游離于神朝之外,而姜王是神朝所封的諸侯王,與夏國可能會成為敵人。
陳慶之問道:“姜氏王朝實力如何?”
“可能在我們夏國之上。畢竟姜王要對付的是整個東大荒的蠻族大軍。”
“還要強于我們夏國?”
“不錯,神朝除了封姜家于東大荒中部,還分封其他九個世家于東大荒各處。東大荒有十個效忠于神朝的諸侯國,在必要時候,姜家可令其他九個小諸侯國發兵。因此,‘縱橫’判斷姜氏王朝要強于夏國。”
“被夾在神朝、蠻神、長生船主之間,我們夏國務必要謹慎行事。先滅山戎國,擴張疆域,同時試探姜氏王朝對我們的態度。”
柴云天最終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