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戎國的王城,一支支精銳的夏國大軍駐扎,鎮壓野蠻的山戎國山民。崇尚叢林法則的山戎國戰士面對可怕的夏國大軍,在頑強的抵抗失敗后,又變得懦弱無比,如敬神明。
野人眼中,強者就是神。
各個部落紛紛獻上族里的女子、食物。
夏國君臣、各路將士在山戎國王城舉辦慶功宴。
征討四方,為的便是更加廣闊的疆域、更多的資源。
左路軍的王賁、呂布、秦瓊、張儀、聶氏姐弟到場,左路軍在沿途大戰中折損四萬人,損失不小。尤其是王賁,由于戰甲破損嚴重,直接換下戰甲。
右路軍的趙云、陳慶之、霍去病、陳湯損失也不小,都有帶傷。
為了討伐山戎國,柴云天動用二十個左右的人杰,以及三十余萬精銳。
大軍出征,勢如破竹,而且事先沒有一點風吹草動,便猶如摧枯拉朽一般迅速占領山戎國的王城。
諸葛亮放下羽扇,手持酒樽對柴云天說道:“也許這些沒有多少頭腦的野人,可以成為陛下的一支利劍。”
“你的意思是說,組建一支野人軍團?”
柴云天搖晃著酒樽中的瓊漿。這是野人王的珍藏,喝了以后可以增進修為。
傳聞諸葛亮征服南中后,利用當地南蠻兵源,組建一支精銳軍團,為無當飛軍,第一任統帥是蜀將王平。
諸葛亮的士卒是一支兩萬人的蜀漢連弩軍團。可惜蜀漢無當飛軍并不是諸葛亮親自統帥,因此夏國并沒有無當飛軍。
野人部落比起蜀漢時的南中更加落后,也更加容易利用。諸葛亮想要按照無當飛軍的規格打造一支野人軍團。
“山戎國不乏武尊、武宗境界的戰士,如果可以遴選其中最強悍的十萬人,可以組建一支野人軍團。”
柴云天稍一思忖,便同意諸葛亮的想法。
夏國占領山戎國,那么山戎國的野人某種意義上也是歸順于朝廷的部落,征發只有蠻力而沒有智力的野人,讓他們為夏國征戰,他們可以成為夏國版的無當飛軍。
“至于統帥,由孔明你擔任。秦良玉,暫時編入蜀軍團。”
柴云天直接任命諸葛亮為野人軍團的統帥,以諸葛亮的智商,定能讓十萬野人戰士臣服。同時,鑒于趙云與陳慶之組成了白袍軍團,柴云天讓同樣是蜀地出身的秦良玉作為蜀軍團的武力擔當。
這個考慮并非隨意。趙云的白馬義從、陳慶之的白袍軍都是最優良的輕騎兵,而秦良玉的白桿軍擅長山地作戰,即將成立的野人軍團同樣擅長在山林、戈壁間呼嘯。
“末將遵命。”
秦良玉心平氣和,在明軍團人數不多、無法單獨成立陸上軍團時,她只能在不同的軍團之間調動。
明軍團的武力強盛,并不亞于秦、漢、唐。常遇春、徐達、戚繼光、王守仁等人杰都尚未重生……
諸葛亮又說道:“請由臣來挑選野人軍團的人選,對于孔武有力但無法令行禁止的野人,將驅逐出軍團。”
“準。誰敢不服,秦良玉將軍會將其打到臣服為止。”
柴云天可以確定山戎國在兩個王隕落之后,剩下的山戎國大將根本不是秦良玉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