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歷四十七年,此時距離討伐山戎國有十年。此十年,夏帝柴云天兼任山戎國的野人王、神朝的夏王。
神朝為這片大陸的人族勢力宗主,夏國從流放之地變為了神朝的諸侯國,沒有與姜國發生沖突。在對付蠻族這件事上,夏國與神朝以及姜國等人族王朝目標一致。對神朝,柴云天稱夏王,在三域,仍稱夏帝。天高皇帝遠,神朝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夏國表示臣服,與人族站在同一陣營即可。
未央宮,禮部尚書、太子太傅、縱橫司指揮使張儀向柴云天作揖:“此次出使姜國,前往東始之山探查姜國、蠻神之虛實,定當竭盡全力。”
柴云天把玩一塊青銅印,這是煉器司打造出來的中階重寶,使用了山戎國的珍貴礦石,擁有“鎮壓”之力:“出使姜國,不只是為了探清人族與蠻族在東大荒的交戰,還要留意我們古華夏流失在姜家的至寶。”
柴云天在仙府秘境,從陣靈口中得知有一件屬于古華夏大能者的寶物被東大荒的姜家取走。此時派遣張儀前去姜國,同時打探兩件事。一是姜國與蠻族之間的均衡,二是寶物的下落。
張儀自然有手段:“是。”
“這塊青銅印交給你護身。另外,你挑選兩員武將隨你前去姜國,一并同行,作為幫手。”
柴云天隨意將青銅印交給張儀。張儀作為太子的老師之一,又身居多職,勞苦功高,賜予一件中階重寶也無不可。
“請陳慶之、趙云二位將軍以及他們的白袍軍一同前往,以揚我夏**威。”
張儀挑選了兩個武將,陳慶之和趙云。
“準許。”
夏國仍然在低調發展,姜國和東大荒蠻族大打出手,無暇東顧。長生船主雖然可怕,卻遲遲沒有踏足這片大陸的意思。
趙云、陳慶之集結白袍軍、白馬義從九千余人,跟隨張儀出使姜國。
九千余騎兵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這九千騎兵都是精銳的精銳,全部銀甲白袍,以漢刀、弓箭、長槍為兵器。
一員銀甲將領騎在一匹白馬身上,這匹白馬來自于大草原深處,無價之寶,被柴云天賞賜給趙云。
陳慶之同樣白袍,兩個騎兵將領互相配合多時,早有默契。
張儀挑選兩個騎兵武將一同出行,并非全無考慮。
“姜國很強大,但我們也無所畏懼。”
趙云抖擻一下龍膽槍,氣息強大。
趙云在十七年前可以殺蠻將,此時只有更強。
陳慶之的體魄在這段時間也有所淬煉,已經不能說是手無縛雞之力,單純論武力,陳慶之也有武尊境界的修為。而且陳慶之以修為仙道為主,真正的實力不凡。
“此行,姜國,東始之山!”
張儀與趙云、陳慶之匯合,九千余騎兵向西邊戈壁而去,出戈壁,便是東大荒平原。
柴云天站在未央宮的高閣上,看著張儀三人離開:“如果另一件至寶真的在東大荒姜家,那么無論如何也要設法奪回來。”
……
白袍騎兵行至山戎國,這里有秦軍團鎮守,王賁親自鎮壓野人部落。
當張儀出使姜國的騎兵經過山戎國,王賁設宴招待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