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的涼亭,柴云天與公孫鞅對弈,諸葛亮、范仲淹、大唐謀士旁觀,除了張儀,其他四個太子太傅都在此。
五個太子太傅,都是古華夏赫赫有名的文臣謀士,得一人可安天下,此時有五人,各有所長。
“子啟最近的表現如何?”
柴云天問起兒子之事。
公孫鞅、諸葛亮等人嚴格來說是自己兒子的老師,有種老師見家長的感覺。
但又有所不同。
柴子啟是夏國唯一的皇子,柴云天不在夏國時有暫代監國之權。所以柴云天才會讓五個文臣同時擔任柴子啟的老師。
現在柴云天一行人的大限長達幾千年,對他們而言一轉眼的時間,皇子已經十五,甚至可以上戰場征戰。
公孫鞅答道:“皇子殿下經歷了當初討伐山戎國之事,便逐漸穩重,雖然還是有些少年頑性,卻足以獨當一面。”
“嗯。”
柴云天點頭。
公孫鞅作為法家大能,一向嚴格,能夠得到他的正面評價,子啟這個兒子還算是可造之材。
柴云天最怕的是有劉禪、孫皓等犬子,那整個夏國就完了。
“張儀已經派他的縱橫家弟子回報,上面言明東大荒人族、蠻族之國力。”
“人族有姜國、夏國以及九個小諸侯國。姜家的勢力最強,有四大家臣,每個家臣之下又有若干大將軍。”
“蠻族有十四個諸侯國,即十四個蠻皇,其中實力較弱的九蜥蠻皇已為我們所殺,但剩下的十三個蠻皇有不少實力極強者。最近好像還有什么蠻神之子來到東大荒,統領蠻族大軍。”
柴云天將張儀的密信交給這些文臣傳閱。
“諸位以為,我們是否可以出兵相助姜王?”
“姜王與我們畢竟同為人族,若是他吞并我們,姜王將會大失人心。姜王,最多不過是將我們當做是炮灰罷了。”
大唐謀士推測最壞的結果。
諸葛亮也點頭。
他們都看出姜王可能有利用夏國作為炮灰,姜王這點小心思還是瞞不過這些謀士。
“若是姜王將我們用作炮灰,又如何應付?”
“此次出兵,陛下可只做力所能及之事。能戰便戰,不能戰就撤。姜王作為東大荒的守護者,不可能無動于衷,任憑蠻族大軍北上。守不住東大荒,姜王必然會受到神朝的嚴懲……”
這次發言的是公孫鞅。
夏國可以協助姜國阻擋蠻族,但姜國將夏國當為炮灰,夏國實在擋不住就只有撤退,逼迫姜王下場。
“我們占據大義,只要小心謹慎,姜王想要利用我們,很難。如果各個諸侯國可以齊心協力最好,反之,一盤散沙,可能會被蠻族擊破。”
幾個謀士一番商議,都有幾分感慨。
夏國想要與姜國、九個小諸侯國聯手,卻有可能會被利用。各個勢力之間的關系,還不足以推心置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