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大人。”
“不必多禮。”
鄭和率領陳璘、鄧子龍兩員明將來到三十六島中的船塢,有一艘龐然大物正在建造。這艘龐然大物由密密麻麻的墨家機關,以及上百個大大小小的陣法、堅固的用料建造而成。
與機關朱雀、機關白虎相對,這是專屬于夏國水師的機關玄武,實際上是一座防御力極強的海上堡壘,也是鄭和的旗艦。
“陛下命名其為‘寶船’,意為‘堪比法寶的戰船’,內設上百重陣法,大小連弩五百余,弩箭數十萬。其中有一座巨型連弩,可射殺武王。”
船匠帶著鄭和等三個明將登上建造了一半的寶船。
這艘寶船長百二十丈,寬三十丈,遍布連弩、陣法,堪比高階重寶。
夏國并非不重視水師,只是步卒軍團和騎兵軍團更加強大罷了。
“陛下率領眾多將領前去東始之山大戰,我們留守海疆,二十余年沒有任何戰斗,雖然平靜,卻不利于練兵。”
鄭和麾下已有明水師十一萬三千人,卻有十萬明水師沒有參加過此方世界的戰斗。不經歷戰火的捶打,即使有較高的天賦,也難以成為百戰精兵。
除了明水師的十一萬三千人,大唐水師的五萬人也沒有參加過大戰。反而是夏國的步卒和騎兵征戰不斷,先后討伐蠻族九蜥國、草原騎兵、山戎國野人,現在又在東始之山年年練兵。
夏國水師的戰斗,少的可憐。
長生船主畢竟還是夏國無法招惹的存在,夏國水師只是看守三千里海疆,奉命固守,主力從未離開三十六島到東域的范圍。
突然,有夏國水師統領急急忙忙來報:“鄭大人,斥候發現五峰域方向,有大約兩百艘戰船逼近三十六島!”
“五峰域沉默幾十年的時間,為何此時會來犯?通知所有水師將士,準備迎敵!”
鄭和的氣勢逐漸凌厲起來。
這些年過去,他已經是元虛境界的文官,堪比武王般的存在!
三十六島的主島,石嶼島要塞,十一萬三千人的明水師、五萬人的唐水師、三十萬人的東域水師集結,一共四十余萬人的水師,超過一千艘大大小小的戰船排列在海面上,浩浩蕩蕩。
“終于,輪到老夫出戰了嗎?”
一個雙鬢發白、長相定格在六旬左右的老將軍身披唐式盔甲,率領五萬唐水師出征。
他與鄭和是同一批重生的武將,重生的時候便是六旬的長相,因為他六旬時,才有機會統帥大唐水師,立下千古奇功。
不得不說,除了鄭和以外,夏國三個水師將領的長相顯老,大明水師的兩員將領陳璘、鄧子龍也是老年時才統帥水師。
夏國水師與漢軍團一樣,有雙統帥,一個水師統帥是明朝的鄭和,還有一個是唐朝的水師老將。
機關玄武尚未建造而成,此時夏國水師的戰力還是裝備了諸葛連弩以及幾重大陣的樓船、福船。
一個個強壯的持戟之士站在樓船、福船的甲板兩側,手持弓弩的神射手清點自己的箭壺。
鄭和所在的大型福船、大唐將領所在的大型樓船,來到最前方,他們是夏國水師的兩個統帥,此時敵船來犯,責無旁貸。
明將鄧子龍立于船艏,向外大喝,聲如洪雷:“夏國與長生船主無冤無仇,為何長生船主要來進犯夏國海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