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謝謝大家!”
吳云山下臺之后先讓孩子們回到休息室當中,然后才立刻來到后臺感謝大家。
吳云山很清楚,剛才他和孩子們的表現已經是最好了,這一點也是他完全沒有想到,面對那么多人,面對那么多的壓力,這群孩子反而表現的更加優秀,或許這就是華夏人骨子當中人來瘋的性格。
不過這群孩子能有這樣的表現絕對離不開這些指導老師的幫助。
誰都知道接小這個活是多么燙手得一個山芋,可是他還是接下了,因為著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情,是華夏音樂圈的事情。
正因為是大家的事情,他背負的壓力有多大,他比誰都清楚,就是在這樣的壓力之下帶這群孩子,一個人根本撐不住,可這些來自于全國各地的合唱團長們卻一個接著一個過來,然后不斷的給自己建議,不斷的幫助自己,不然絕對不會有今天這樣滿意的結果。
“吳老師,說這些就沒有意思了,大家都是為了華夏音樂界,也不是為了你一個人,不用感謝我們,當然要是你覺得真的不好意思,那就把你在貴省的演出給撤掉了!”
“啊?!你誰啊!我們不熟!”
吳云山對于這個厚顏無恥的‘同事一臉的嫌棄。
“哈哈哈!”
一群人笑著一團,大家都明白這是在開玩笑,沒有必要較真。
“好了!他們上場了!”
氣氛一下子就變了!附小的表現無疑是完美的,可是完美是不可能拿下唱詩班的。
……
“唉!”
“該他們了!”
“附小的表現確實不錯,可惜他們遇上了他們啊!”
華夏的媒體人們感嘆道。
“上來了!上來咯!”
“我承認附小得表現確實不錯可是和唱詩班比起來確實有些差距。”
比較公正的國外媒體說道。
“和唱詩班比!我只能說華夏附小確實差的太遠了!華夏輸定了!”
“是啊!也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和我們唱詩班比,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實力。”
某些國外媒體十分囂張的說道。
“這群孩子得表現是我見到最不錯的表現,但我也見過唱詩班的表現,說實話,我感覺這群孩子還是沒有太多的機會。”
“是啊!在我看來他們甚至只有三成的機會。”
“是啊!現在我們也只寄希望于他們失誤了,畢竟唱詩班的孩子們都不會在太公共的場合表演,他們的表達,他們的合唱無可挑剔,在我看來,能夠他們表達出現瑕疵的一定是他們的緊張,他們很少會在這樣的場合演唱,出現緊張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