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手輕輕的敲打在桌子和杯子上,發出悅耳的聲音,聲音的傳播很有層次感,但和傳統的合唱層次感不同。
傳統的合唱一聽就知道是合唱,那是一群人的努力,可是現在這群孩子的合唱卻正好相反,他們的合唱更像是一個人一樣。
聲音雖然明明白白的聽得出來這是一群人在唱,但就是感覺好像一個人在唱一樣。
加上簡單而單純的桌面敲擊的聲音,居然有種莫名的契合和莫名的震撼感。
要知道合唱也是經常會用到樂器的,正因為大多時候都需要用到樂器,在傳統的合唱團唱詩班當中,大家都認為這樣的合唱不夠純凈,不夠打動人。
所以唱詩班一般選人就只會選擇孩子從小培養,到了變聲期甚至很有可能就會不要這個孩子,而即便是用樂器也只能用鋼琴,用最少的樂器表達出最好的音樂,這才是大部分合唱團對于合唱的理解。
尤其是唱詩班,他們是唯一想要用到原聲表達出合唱的團體,所以他么的合唱才能夠洗滌心靈,成為宗教當中的一環。
而現在這群孩子的所使用的表達方式就完全符合唱詩班真正的合唱意義,那就是純人聲的合唱,而他們不需要什么奇怪的樂器,也不需要最頂級的音樂家幫忙,就用簡單的敲擊,身邊的任何東西當樂器。
這些東西能當樂器嗎?事實上能發出聲音的東西都沒有能當樂器,但在大家的認識當中,只有同時表達出很多音節的東西才能叫樂器,顯然身邊的很多東西都是不可能被當做樂器,而當他們被當做樂器來使用,那又不能叫樂器。
后臺的吉姆隨著音樂的進行愣愣的站在原地,這就是他要找的純音樂,純合唱啊!
剛才的生氣剛才的怨氣,甚至內心的壓力這股時候居然在歌聲當中完全消失了,因為他被洗滌了!被合唱給真正意義上的洗滌了。
同樣是洗滌心靈,附小和唱詩班的還合唱都是短暫的洗滌,可是現在這群孩子的表演卻是徹底的在洗滌一個人的心靈。
吉姆的眼淚留了下來。
老周得眼淚留了下來,事實上不僅這兩個人,很多在場的音樂家們也留下來眼淚。
他們都是第一次聽到這樣得合唱,這樣震撼人心的合唱,這樣的合唱知己人的心靈,讓人欲罷不能。
更可怕的是這群孩子表演的還是一首不是那么適合合唱的歌曲,可就是這樣得歌曲也能洗滌人的心靈,讓人跟著歌詞去感受那稻田里的美妙,讓那些沒有去過稻田的人想象那種美好。
而那些聽不懂歌詞得人同樣感受到了洗滌,或許是因為語言不同得原因,他們并沒有完全的被洗滌,可是他們卻也能從這些孩子純美的歌聲當中聽到一股直擊心靈的力量,就好像在深林當中聽著大自然的聲音一樣。
“……微微笑小時候的夢我知道,不要哭讓螢火蟲帶著你逃跑,鄉間的歌謠永遠的依靠,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
動聽的音樂很快就在結束了,而唱完這首歌的孩子們也是靜靜的做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著,等待著大家的反應,等待著他們第一次公演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