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忘了最近在小視頻當中非常火的人聲合唱嗎?這個就是了,而且可以告訴大家的是,他們就是人工合唱的首唱團體,不說我還忘了,這個班好像就是李星云教出來了吧!這李星云真的是有點東西啊!”
……
聽到賴思雨的演唱,李星云享受極了,果然這樣的安排加上這首歌曲!簡直就是最完美的搭配啊!這也讓李星云忍不住跟著哼唱起來!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
沒錯!李星云為賴思雨選的就是這首《送別》。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夢見家和母親》是首“藝人歌曲”,這種歌曲19世紀后期盛行于美國,由涂黑了臉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員領唱,音樂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調創作而成。奧德威是“奧德威藝人團”的領導人,曾寫過不少藝人歌曲。
李叔同留日期間,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采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于1915年的《送別》,則取調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如今《旅愁》在日本傳唱不衰,而《送別》在中國則已成驪歌中的不二經典。
沒錯!這就是最經典的歌曲!真正意義上的經典歌曲!
這既是一首歌,更是一首詞,但不管從哪方面來說,這首歌都是真正意義上華夏填詞作品當中最經典的作品,華夏歌曲當中大家都很看重填詞,這是文化所致,所以在譜曲上,華夏人就差了很多,也喜歡用很多的經典外文歌曲來改編。
改回來之后的歌曲確實加上了華夏的文字之后,那韻味就是變得不一樣了,很多人甚至一度都認為這些經典歌曲就是華夏的歌曲了,尤其是這首歌曲。
很多人聽到這首歌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這首歌是華夏獨有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這首歌其實還真的不是華夏人寫的額,而是來至于一個美國歌手,不過讓他成為經典的,還是李叔同的填詞,讓大家真正看到了這首歌的魅力。
這樣有魅力的歌曲,李星云怎么舍得讓他消失在歷史的長河當中,只是缺少一個機會將這首歌唱出來而已,無疑在《歌手》的舞臺上,這首歌曲就很適合唱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這首歌曲!
讓更多的人領略到華夏填詞的經典之作,當然了!李星云也厚顏無恥的將自己的名字填了上去!這首歌現在就變成自己了!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首歌以一種這樣的方式出現在舞臺上,他的魅力就會顯得不太一樣!也會讓更多的人聽到這首歌曲,李星云甚至能夠預見,在今天之后,這首歌將會進入無數人的耳朵當中,成為無數人傳唱的歌曲,甚至因為他的簡單易唱,成為撫慰小朋友最好的經典之作,也是最不可少的作品之一!
無數的人沉浸在這首歌當中,當賴思雨第二遍進入歌曲的部分時,大部分的聽眾都能跟著唱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