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覺得自己是霉神上身,就在進入第四輪之后,自己就沒有機會得到過率先表演的機會,這才是最難受的事情,李星云只能表演是很無奈了。
但不管怎么說,天下沒有公平的事情,舉辦方已經給出了他們能夠做到的最公平的事情,所以不管是李星云自己也好,還是其他人也好,很少會有人覺得主辦方是不公平的。
所以李星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表演之前先自己清理一下自己的思緒調節一下自己的心情。
觀眾們在鼓掌之后也很耐心的沒有打擾李星云,大家都很清楚,這個時候不是打擾的時候,大家也希望李星云能夠拿出最好的狀態來表演。
李星云并沒有讓大家等太久。
自己的對手確實很厲害,表演的也足夠令人驚艷,但他并沒有觸及到自己的本心,所以走出來很簡單,像音樂作品這種東西,一旦觸及到本心之后,那真的就是很容易讓人莫名其妙的憂傷,就好像女人偶爾的神經質一樣,你根本不知道什么原因,就知道自己反正不舒服,莫名的傷心,莫名的高興。
但這樣的時候一般來說可遇不可求,畢竟音樂的世界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不能少。
“叮!”
坐在鋼琴面前,在所有人的注視當中,李星云按下了第一個音符,現在他要開始征服整個大廳當中的所有觀眾了。
面對整個世界上最挑剔的一群觀眾,李星云自己很有信心,因為他將演奏的是來至于真正大師的作品。
來至于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貝多芬開始構思并動筆寫《c小調第五交響曲》是在1804年,那時,他的耳聾已經完全失去了治愈的希望,他熱戀的情人朱麗葉·琪察爾迪伯爵小姐因為門第原因離開了他,再加上當時的德國正處于一個令人窒息的封建時期。一連串的遭遇讓貝多芬備受打擊,但這位堅強的音樂巨人并不想就此認命,更不想屈服于命運對他的捉弄,他想要向命運、向大家證明,即使自己耳朵聾了,也照樣可以進行音樂的創作。
這是一首如同他名字一樣令人難以忘記的曲子。
生活中有苦難、失敗和不幸,也有歡樂、成功和希望,這就是所謂的命運。但是,人不能聽從命運的安排,應該掌握自己的命運,并且隨時與厄運抗爭、戰勝它,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幸福,才能建立起豐功偉績,這就是《命運交響曲》的中心意蘊。整部交響曲以四個樂章的形式從多方面揭示了這種斗爭性思想,其中的第一樂章充滿緊張性、嚴峻性和悲愴的氣氛,是整部交響曲的基礎,體現出各種情緒的對置和人內心最尖銳的矛盾。
當然了,作為一首完整的交響曲,這樣的表演應該是在音樂會上出現的,所以李星云也并沒有辦法將所有的東西表演出來,畢竟是獨奏。
所以李星云最終選擇了第一章。
第一樂章,樂曲開始的主題被貝多芬稱作“命運的敲門聲”,它是樂章的第一主題,陰暗、冷酷、威嚴,以很強的力度在弦樂與單簧管的齊奏中奏響。接著,主題以弱的力度急促地出現在各個聲部,似乎是一聲巨響后的余音,也似乎是厄運在四處蔓延。隨著力度的漸強,命運主題在樂隊合奏的轟鳴中又一次出現,并稍加變化向前沖去。它開始時有些驚慌不安,以后逐漸活躍起來,試圖主宰一切。突然,兩個強烈的和弦將它阻截住。瞬間的沉寂之后,嘹亮的號角聲在圓號聲部奏響。隨即,抒情的第二主題呈現,這是作曲家內心的寫照,在這安謐、溫暖的音樂中作曲家表達了渴望安寧的心境。此時,躲在低聲部的命運主題越來越執拗、堅決,伺機重占領地,然而,一個強有力的堅定的旋律以不可阻擋的氣勢將它淹沒。
其實自己并不想選用第一章節的,這一章節的情節還是不夠有張力,但是沒有辦法,后面的章節和前面的章節不能夠連接在一起,也會讓觀眾不能夠投入其中,所以李星云選擇了第一章節,自然也希望有機會讓現場的人聽一下后面的章節。
音樂就在這樣迷茫在眾人的心中,又一個音樂世界的營造讓這里的人沉浸在音樂世界當中不可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