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幾百塊錢的事,姐,你真的是……”
聶志峰一邊說話一邊抽出五百塊錢:“這樣,咱姐弟倆也別掰扯了,一人分一半,這總行了吧。”
這次王盈盈倒是沒說什么,很爽快的接過了錢,道:“對了志峰,昨晚你說想跟揚縣長吃個飯,我本來約了,但這幾天他也回家掛親了,不在縣里,所以……我看就下次吧。”
其實王盈盈根本沒給老同學打電話,這個電話有什么好打的?
你要說你是個開發商那都不說了,但你一個包工頭,你跑去跟一個縣長搭關系,這差距多大心里沒點數嗎?
不到二十分鐘的車程,三個人就到了地頭,因為上墳還得走一小截田坎路,所以下車后聶志峰也沒直接就去墳地,而是給聶江打了個電話,他得找個幫忙拎東西的。
電話接通,在聶志峰聽來,聶江這個不爭氣的弟弟連說話的聲音都像是不思進取的:“你回姿州沒有?”
聶江嗯了一聲:“回了呀,昨天傍晚回來的,大哥什么事?”
聶志峰有些不耐煩:“清明節你說什么事?之前我不是跟你爸他們說了九點半在小隊這碰頭的么。”
“在路上,快到了。”
“別磨磨蹭蹭的,你和你爸趕緊來,我和你大姐在這等著呢。”
聶志峰也不待聶江回復便掛了電話,他的一舉一動都被王盈盈看在眼里,都是成年人了,王盈盈本來是不好意思對著聶志峰說教的,不過都是一家人,她還是在一旁稍加提醒:“志峰,剛才你給誰打的電話?”
聽王盈盈問起,聶志峰換上一幅笑臉:“給江娃子打的,姐你說這家人,昨天就約了九點半,今天到這邊人影都沒有。”
“這不還不到九點半嘛。”
王盈盈看了看表,道:“咦!對了,這江娃子最近幾年在干什么呢?也沒聽他有什么消息。”
聶志峰一撇嘴,臉上掛滿了不屑:“能干什么?在江淮打點零工唄,過年的時候聽他媽說好像工作又丟了,我也沒見上他的面,要不我得好好收拾他一頓。”
王盈盈跟聶志峰不一樣,沒出嫁之前,聶江這個弟弟從小就在自己跟前轉悠,她和聶江的感情很好。
聽說聶江沒有工作,她也有些擔憂:“志峰啊,你是咱們聶家的長孫,是大哥,現在又有出息,有時候你還是多關照一下家里人。”
“怎么沒關照他?”
聶志峰這個人純粹就是嫌貧愛富,但嘴上卻總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他小時候讀不進書,剛出社會的時候我就跟他說來我這打工,他又不干,死活要去大城市追尋什么夢想!夢想百米多少秒?他百米多少秒?追得上嗎?”
聶志峰這話純粹胡說八道,確實,聶江剛出社會的時候他讓聶江到工地干活,活干了半年,錢沒給就管頓生活,還美其名曰:學手藝。
他讓聶江干的活是體力活,體力活能學大半年,這種事也就他這個聶家的長孫干得出來……
-----------------分割----------------
我國從1958年到1984年曾出現過生產隊,是社會主義農業經濟中的一種組織形式,小隊,指的是人員數量較少的生產隊,這個喊法多半出現在農村,并一直延續至今。
PS:公社食堂就是這一時期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