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感覺我們處在一片大海之上,這里的冰塊一旦融化,恐怕這里將是一片汪洋大海。”
魏真感覺這里離原來設定的北極站位置不遠,冰塊融化后北極站將沉入海底,他趕緊呼叫飛船的負責人:
“S飛船,S飛船!我們北極站建站的地址要改變,我們在那個山坳里建站不合適,我們須重新找一個新的地址建站。”
S飛船回答:“S飛船收到,我們的任務已經完成,現在返航中。若你們需要飛船支援,請向新球指揮中心報告,由指揮中心調配。”
魏真想了一下,自己連地址都沒有選好,在哪里建北極站都不知道,現在向指揮中心提出調配飛船支援,確實冒失了,當務之急是先把北極區域探測清楚之后,再做選址決定。景中花則覺得在原來山坳里建站沒有問題,但她相信魏真的判斷,因此沒有與他爭執。為了找到好的建站地址,他們機甲沒有返回原地,繼續往前走。
由于地面上狂風肆虐,被冰塊撞成的碎塊,猛烈地打在機甲身上,撞出了金屬“鐺,鐺,鐺……”的聲音,狂風越來越烈,每走一步很艱難。為了躲避風暴,他們的機甲變成一艘潛艇,潛入水底。
海里雖有暗流,但平靜多了,潛艇在水下緩緩地向前,按照導航指引他們來到了一處很深的海溝里,魏真對比原來定位的北極站,說:
“哇塞,我們的基站正好建在上面,看來我們另外選址是正確的。”
景中花指著潛艇的窗外說:“我看過繪制的新地星球地圖,北極本來就是一片汪洋,我們在哪選址都是建在水面上,要選址不能單憑海底的情況,需要看地面上環境如何。”
魏真搖頭,說:“地面的環境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我們還需從長遠看,需要參考新地星球的氣候變化。以前我們的選址忽略了由于氣溫變暖,我們那個位置有可能冰層融化,將要變成一片汪洋。我們還必須繼續往北極的深處走,我認為往里建站比較安全些。”
潛艇繼續往里開去,開了一段時間,他們在海底沒有發現海魚、海草、珊瑚、海葵、海星之類海洋生物和植物,但溫度的儀表顯示,海底的溫度與地星球上的溫度基本差不多。景中花提出了疑問:
“這個海底不應該沒有生物嘛,是不是我們的視覺有問題?”
魏真眼睛盯著駕駛臺前的屏幕,反問:“何以見得?”
景中花回答:“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半明半暗的星球,說不定有許多的生物在我們的身邊,只是我們看不見罷了。”
魏真點頭贊同:“有道理。”
潛艇越往里走,海底越來越暗了,魏真打開探測儀器,儀器上顯示:冰層厚度3000米。他說:
“我們把北極站建在這個地方,這里的冰層要厚得多,我們上去看一下地面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