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中花領著她的小分隊先遣隊隊員又回到了神奇洞口前的那塊陸地上。在地星球飛船和機甲的幫助下,很快就建好了神奇洞探險站。
按照新地星球改造計劃,探險隊此行的第一步就是在新地星球上找到的某些條件稍好的地方引進地球上的微生物。首批引進的微生物必須是光能自養生物。這種光能自養生物的特點是能利用太陽光作為能源,在代謝過程中不需要復雜的有機物,從而保障從地星球上引進的生物能在新地星球上存活,并適應新球上的惡劣環境。
景中花的探險站里存放著從地星球上帶來的藍藻,她想盡快地在這片新的陸地上找到合適的水塘讓地星球的藍藻存活下來。
景中花在神奇洞探險站還在建站中,她私自一人就跑到探險站四周去打探,讓她驚喜的是,居然在離神奇洞探險站不遠處有一個池塘,滿池塘上生長著藍藻,已經用不著她實驗了。為了證實地星球上的藍藻在新球上是否也能存活,她專門在池塘中劃定了一塊區域,將地星球帶來的藍藻放進池塘里,結果,沒幾天地星球的藍藻不僅存活了,而且開始繁殖了。景中花將這個消息上報,這的確讓地星球人驚喜。
恒麗雅得到此消息之后,立刻專程到池塘來查看后,她由此斷定,對新球的改造成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計劃用不了一千年了,也許只要百年時間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就能完成。
為此,恒麗雅把改變新球大氣的成分,在新球上種植植物的計劃提前了。新地星球環境要適合人類的居住,首先是要有氧,因此在引進微生物的基礎上,應該在新球上種植植物。因為只有植物才能將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變成氧。
作為首批在新球上生長的植物恒麗雅考慮的是轉基因技術的產物。因為一般植物是不可能在富于二氧化碳和差不多完全缺氧的環境中生長發育。另外,這種植物要么自己授粉,要么由風授粉,不能由昆蟲授粉。因為在沒有昆蟲的情況下,選擇她研究的基因技術的植物種子作實驗是目前最佳的選擇。
恒麗雅這幾天一直陪著景中花在神奇洞前的實驗地上搭棚。玻璃大棚搭好之后,隊員們開始在新翻的土地上播種植物種子。
在玻璃房里,景中花在種植物種子時,她對身邊的恒麗雅說:
“恒教授,我聽說你也進入了神奇洞,那里面的環境真令人向往。”
恒麗雅把一粒種子扔進挖好的坑里,埋好土,直起身子,說:
“是呀,如果新球的環境能夠達到與神奇洞里一樣就好了。”
“你不覺得奇怪嗎?”景中花說,“神奇洞像有雙無形的手在保護著,我們要想進去很難。”
恒麗雅用鋤頭又給另一粒種子埋好土后,說:
“這不奇怪,整個宇宙都是上天設計的,是虛擬的世界,每個虛擬空間的大門都是敞開著,只是我們沒有能力或者慧眼發現能夠進入這些空間的大門罷了。”
景中花感覺恒教授說得有道理,點頭說:“對,你說得對。我感覺只要找對門,就能進入。我們進入北極基地、沙漠廢墟以及神奇洞,就像有人領著我們,很輕松地到了那些地方。但,現在要想重新進入,比登天還難。”
恒麗雅笑著說:“如果你重新進入,恐怕你的身體不能適應。”
景中花抬起頭來,疑惑地問:“為啥?”
恒麗雅停下手中的活,回答:“因為那是高維空間,你的身體還未變異到能夠適應那里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