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在西北王的飛蟻探路回來之后,西北王指揮它的螞蟻大軍朝著池塘方向出發,為了大軍渡過寬大的池塘,螞蟻們利用樹葉、樹干等作為渡河工具,浩浩蕩蕩地朝著池塘對岸的草叢走去,這可是西北王螞蟻的大遷徙,它們的王朝在池塘的西北岸已經有100年的歷史了,出了好幾代的蟻后,盡管現在巢穴很大還可以能讓所有的螞蟻住下,但從長遠發展,它們的蟻群是應該分家了,要不然將是蟻滿為患。
西北王的蟻群曾經遷徙過對岸,在那一片豐富的草甸子上,它們曾經在那里筑巢,安居樂業,可惜,好景不長,巢穴被東南王食人蟻那伙強盜給破壞了,并大肆搶劫,還殺死了很多的西北王螞蟻,最后連蟻后也被它們俘虜作為戰利品吃掉了。
西北王曾經派出大量的螞蟻進行反擊,都是以慘敗收場。東南王食人蟻的破壞是巨大的,在池塘對岸生活的螞蟻非常艱難,常常采取躲避策略,很多的巢穴都是臨時修建的,螞蟻大軍一到,它們得舍棄巢穴紛紛逃亡,待大軍走后再在其他地方筑巢。如果沒有大池塘阻擋,食人蟻大軍早就蕩平西北王的巢穴了,不會讓它們的巢穴存活至100年的時間。東南王食人蟻不講游戲規則,它們所到之處橫行霸道,搶劫、殺戮無惡不作,上千上萬浩浩蕩蕩的螞蟻大軍所到之處,一切昆蟲和無脊椎動物都成為它們的口中之物。
所以在東南王食人蟻的地盤上,大多數生物只有躲。東南王食人蟻飛蟻部隊,雖然飛蟻的數量不多,只有幾千只,但破壞力很強,它們每年都要飛過池塘對西北王螞蟻的巢穴奇襲、騷擾或者趁機掠奪食物好幾次,搞得西北王螞蟻蟻心惶惶,為了防御食人蟻飛蟻部隊的偷襲,西北王螞蟻的巢穴做的十分巧妙,有無數個大小不同的分室,蟻后的密室一般螞蟻很難闖進去,通往各分室的道路設計得錯綜復雜,螞蟻們在巢穴里進出全靠在道路和分室里留下的氣味辨別,陌生螞蟻進入巢穴都要迷路,走不出巢穴。東南王食人蟻的飛蟻曾經進入巢穴里多次,卻無法找到蟻后的分室,而且進入分室后的侵略者大都被成千上萬的兵蟻包圍、殺死,飛蟻的損失也不小,因此,每年東南王的飛蟻蟻群大都對土堆分室儲存的食物進行掠奪,很少進入地下分室里去,它們不知道蟻后會隱藏在那里。
現在好了,東南王食人蟻幾乎被消滅殆盡,西北王螞蟻的巢穴已經沒有外敵侵略,西北王的螞蟻可以毫無顧忌地渡過池塘,大舉遷徙,準備分出一部分蟻群在對面的草甸子上安家了。
螞蟻雖小,但并不是無腦生物,它們用樹葉、樹枝當船,借助風力將自己送到了對岸。
浩浩蕩蕩的螞蟻大軍聚集在岸邊的沙灘上,按照偵查蟻提供的信息,有秩序地排著隊向著它們搬遷的老巢急行軍。
西北王煽動著翅膀親自帶領它的飛蟻蟻群,首先趕到它們原來筑的舊巢,魏新宇和恒麗雅分別被兩只大的飛蟻托在背上飛過了池塘,他們與飛蟻蟻群一同來到了原來西北王螞蟻的舊巢前。
他們發現這個巢穴已經被其他螞蟻占領了,有一大群螞蟻有序地排著隊嘴里含著比自己身體還大好幾倍的嫩草葉子,匆匆忙忙地往巢穴里搬。
恒麗雅看到螞蟻排著隊含草葉匆忙地往巢穴走去,說出了螞蟻的種類:“切葉蟻。”
魏新宇點頭,說:“對,這是一種聰明有趣的螞蟻,它們最大的特點是能夠自己“種植”糧食。它們把葉片帶回巢穴后,并不直接食用,而是再切成更小的碎片,種在“苗圃”里發酵,培養灰菌,然后取食長出來的灰菌。”
恒麗雅告訴魏新宇:“我在基因研究中得知,切葉蟻的基因與其他螞蟻的基因不同,它的一些特定的基因與它們的社會行為及共生方式具有重要的關系。切葉蟻是擁有自然界最精細社會的生物之一,這源自于它們是除人類以外少有的幾類能夠通過種植獲得食物的生物之一,它們的行為與人類的行為有相似之處。它們的智力高于一般螞蟻,更高于一般昆蟲。”
魏新宇說:“我懷疑這是上天有意給螞蟻設計的特定的基因,照你這么一說,人類的社會行為及生活方式也與上天嵌入我們身上的基因有很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