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說,這個發現是他自進入福地以來少有的好消息,眼看中午將至,心情不錯的他決定改善一下伙食,在轉過幾家食鋪,雜貨鋪后,李績提著不少的調味品回到豆腐莊的院子。
豆腐莊正在炒青菜,鐵鍋里悶的是米飯,當然還有每餐必有的豆花。李績也懶的與她多說,拿過兩只大海碗,各盛了大半碗都花,然后開始調味,香菜,蔥花,獨蒜,青椒洗凈切碎放入碗中,醬油,鹽,咸菜丁,紅油辣椒,油炸黃豆也一并放進去,辣椒油和油炸黃豆都是食鋪買的現成品,很簡單的,一碗前世經典川味豆花就做成了。
豆腐莊方炒完青菜,轉頭看見李績擺弄豆花,不由怒道:
“天殺的小賊,白吃也就罷了,偏還糟蹋東西,不知道這豆花都是老娘一大早辛辛苦苦磨出來的么?嫌老娘做的不得吃,以后你休想再吃豆花一口!”
“豆花是小花磨的,與你何干?”
說完,也不理她,自顧盛碗米飯,就著豆花大口吞咽起來,還別說,這用玉帶河水做出來的豆花,再經調料勾兌,味道是真的鮮美無比。
豆腐莊氣惱的把炒勺一丟,本想眼不見心不煩回屋睡覺,又自覺虧欠,于是也盛了一大碗米飯,就著青菜下飯。她是個過日子的人,見不得浪費,眼看身前這碗豆花紅紅綠綠黃黃,看著煞是養眼,那小賊吃的一副狼吞樣,不象是作假,于是遲疑著舀了一勺羮,這一吃,便再未停下嘴。
李績轉眼間一碗飯一碗豆花下肚,卻不得飽,再瞧旁邊豆腐莊吃的比他一點不慢,手捧空碗正眼巴巴的看著他,一副想求肯于他又不好意思的模樣。算了,總不能真個惱恨于她?于是又盛了兩大碗豆花,說道:
“今天老子我心情好,便教你個乖。我只演示一次,學不學的會便看你自己了。”
這餐飯,炒得的青菜沒動,一鍋米飯倒是吃的精光,還有一大盆豆花。李績斜了女子一眼,一臉的趾高氣昂,腆著肚子出門而去,身后豆腐莊低聲罵道:
“神氣個甚?正經學道憊懶的緊,偏偏鼓搗些沒用的。你是來求道的,還是來做廚子的?”
唯女子和小人難養也,古人誠不欺我,李績依舊去找老鰥夫李瘸子。相處些時日,豆腐莊人是不壞的,嘴利心軟,這些日子在她那里白吃,雖然是粗茶淡飯,竟比吃酒肆還要舒坦些。恩,過幾日再把她那大石磨收拾下,磨個黃豆還要占用一人一驢,太浪費。
日子慢慢過去,時間仿佛懸在道童們頭上的利劍,轉眼近一個月過去,又有五名道童成功感氣,同時,因身體原因被勸出福地的也超過五十名。李績雖然感氣毫無頭緒,但論精神狀態,再沒比他更好的了。
前兩日他再次花費十兩金子渡了次法力,不過這次渡法恐怕也就堅持二十日,法遠那廝這次沒參與渡氣,也不知為了什么?
石壁窯洞因數十名道童的離開,不再顯的擁擠,但一二層仍然沒有空閑,很多道童現在的樣子都人不人鬼不鬼的,雙目深陷,憔悴疲憊,但其堅持頑強的精神也讓李績汗顏。
這種事兒沒法勸,也許這個年紀的孩子確實在感氣靈敏上有優勢,但在閱歷見識,見證本心上卻沒法和兩世為人的李績比,各有各的機緣,誰也幫不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