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書中免不了些許浮夸,但基本事實不假,李績正試圖從中找出一些共同點來。
朱本玄,喜歡修道卻沒有機緣,于是入世做官。州牧,大概類似前世高官的職位,三江地區水患成災,百姓苦不堪言,于是他花了三十六年的時間為百姓修了一座類似都江堰一樣的水利工程,造福百姓。江堰修好那日,老朱在堤上感慨,大約就是賦詩作文之類,然后,他悟了……
董漢卿,應該是小時候一家人都被人殺了,于是外出學藝,二十年后學得武藝,回來便殺了仇家全族314口,這份仇恨一得報,于是,也悟了……
鄭公化,范進中舉似的人物,就是個一心科舉的書呆子,等年紀老了才終于考上。。。他卻比范進強的多,范進是高興傻了,他則是,悟道不侍候了……
這樣的人物有很多,一定要找出一個共通點的話,那就是悟道都在完成畢生心愿之后,這世上能達成心愿的人無數,為什么他們就能機緣入道?李績思考著……
愉快,放松,快樂……是一種從內到外的放松,從**到心靈的愉快,一種壓抑到極致忽然得償所愿的快樂,這種狀態,甚至能幫助一個未修習功法的普通凡人感氣通靈。
應該是這么回事,李績旋既皺起眉頭,‘我特么上哪找這種狀態去?搞個造福人類的大工程?沒這能力!科舉四十年?那人生還有何樂趣可言?殺人幾百口?這個倒是勉強做的到,問題是沒仇人啊,亂殺無辜,別說感氣悟道了,恐怕早就心魔叢生了吧……’
李績對感氣依然一愁莫展,他沒法做到那種極致的快樂放松,但他總是在想,小快樂總是有的,如果再加上感氣通靈之法呢?也未必沒有機會。不管這么樣,總比在石壁上當苦行僧強的多。
這一日,石壁最高處李績洞窯前,棧道上擺滿了吃食酒水,李績和法遠正舉杯對飲。
“小兄弟這是第三次渡氣吧?有某這三十日法力支持,你大約也可支撐到三月期滿,若還是不成,剩下幾天也勿要再花錢渡氣了,省下十兩金子,在凡世也是好大一筆呢。”法遠容顏憔悴。
“師兄放心,績理會得。”知道法遠是好意,不想自己白白花錢浪費在注定不會成功的感氣上。
“嘿,某也是瞎操心,看你這氣色,只怕這些日子過的也是遐意的緊,近三百道童中,你這心態卻是獨一份。來過試過,有這么次經歷也是好的。”
“嗯,師兄說的是。不知這次開派,有多少人感氣了?”李績好奇道。
“十八人而已,最好的時機已過,某估計再往后也不會再有人感氣了。倒是退出的委實不少,已有百五十人之多,超過半數。這次開派傖促,道童質量資質也不如往年。唉,本門這些年諸般不順,也是無奈!”法遠搖搖頭嘆息道。
李績心中微凜,新月門似有隱患,這事當初重法也和他提起過,但事關宗門隱密,他非門中弟子,也不好多問,
“師兄前些日子出門了么?我看你上次渡氣卻不在。”
“嗯,為師門所遣,出山門一個多月,還受了點小傷。”仰脖吃口酒,法遠猶豫下,還是說道:
“近些時日師門不靖,怕是很有些麻煩。不過卻與你等無關,莫說你等凡人,就是似師兄我這般低階修士,也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只能看門內筑基上修手段,新月門立派數百載,其中底蘊,也不是那么好拿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