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空回西昌城故地重游,而是直接踏上奔往南離國的道路,對修士而言,沒有什么比增強自身境界更重要的事了。
——————
李績筑基,和別人不同;或者說,和這個世界絕大部分正常筑基的方式不同。
他修的《黃庭內景經》,出自上古時代,是在比現今濃烈上萬倍的靈機強度下修練的功法,當然和現在主流的功法有質的區別。簡單的說,李績現下的法力精純凝煉度,比同樣境界的修士要強出三倍,這也是他一劍在手,近身劍炁無敵的原因。
有得便有失,正因為法力精純無匹,故此現下主流的服用筑基丹筑基的方式對他完全無用,那筑基丹吞下去,便仿佛只是一枚普通的增長修為的丹藥一般,毫無筑基的跡象,在輪迴殿后山引靈陣中,李績已經嘗試過,完全沒有意義。
《黃庭內景經》有言,萬法之基,混沌自然,道在頓悟,術需漸修。說的便是,道這個東西,飄渺無常,只存在于自然無為間,只能靠頓悟來領會,而術法卻是需要長時間修練才能有所成的。
簡單的說,修練《黃庭內景經》的每一個關口,通關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再加上偶然的氣運,領悟,玄之又玄。
李績弄明白這些時,修練《黃庭內景經》日深,已無后退重來的余地。現在終于到了關口,說實話,他是根本不知道如何才能自然頓悟的。
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該走的路還得繼續走,怎么頓悟他不知道,但心神中的弱點必須補全,所以,才有雙城之行。
三年前,李績殺人逃亡,從雙城到西昌,曉行夜宿,足用了近20日;今次返鄉,不同往常,只用了7日,便到達南離國境內的北固口,這里距離雙城也不過2日路程。
之所以這么快,并不是李績使用了飛行法器,恰恰相反,這次返鄉,法器他幾乎一次未用。現在的李績,身具澎湃法力,騎行時也隨時運轉,作用在駿馬身上,效果極佳,再加上他所有隨身物品都在納戒中,基本沒有負重,兩匹駿馬幾乎是在空身飛奔,是以速度極快。
北固口,南離國西南邊地狹長丘陵地帶的一處重要門戶,是包括雙城在內的廣大西南地區通往中原腹地的隘口,也是南離國西南稅收最重要的關卡,
南離建國千年,北固口因為控制著西南地區的經濟命脈,從原來的一個小村,逐漸升級成小鎮,再到小城,最后達到了現在人口數十萬的中型城市規模。
因為連續數日高速奔馳,李績決定在北固口稍作休整,再一鼓作氣直奔雙城。修士身體雖遠非凡人可比,但終究不是仙人,也會疲勞困頓,也需要可口食物,熱水沐浴,那種傳說中的施展個清潔類水系法術就全身舒暢干凈的說法是非常想當然的扯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