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需要什么?目標是什么?什么是我必須,也是首先要做到的?不是什么小世界,什么異寶,而是筑基——境界永遠是一個修士最重要的,沒有其他。
這一刻,李績驅離了自身的貪念,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所謂念頭通達,直指本心;也是從這一刻起,他才具備了筑基心境上最基本的條件,雖然此時的他并不太了解自己的這種變化。
既不在執著于外物道寶,心態自然放松。諸事已畢,這幾日索性由著性子,在雙城大街小巷開始追尋往日少年時光,
雙城乃小城,格局不夠;莫說比之軒轅城,就是比之西昌,申方等大城,也是云泥之別。但對李績來說,或者說對他原來的身體記憶來說,這個城市的每條小巷,每棟建筑,都似乎格外的親切。穿行在熟悉的大街小巷,盤若蛛絲,卻毫不猶豫。
街道上煕煕攘攘,行人來來往往,雙城較為閉塞,外鄉人很少;面對面時,常常會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但他離家太久,從被趕出雙城發配慈洗,已近五年時光,很少再有人把眼前這個氣質挺拔的士子,當成曾經那個李府混不吝的浪蕩少爺。
李績一身輕松,徹底放開心懷,一家湯餅店冒出一股熟悉而又誘人的香味,這是灌肉蔥燒,一種類似前世肉夾饃之類的小吃,非常的美味,李績原主小時候到手的例銀,倒有一小半花在了這個地方;
和老板方伯打聲招呼,李績買了套蔥燒,一口咬下去,肉香濃郁,回味無窮;事隔多年吃到少年時的美味,讓人迷醉。
再往前走,卻是一家布莊,老板為人刻薄,緇銖必究,李績小時常與伙伴們在此偷放炮杖,每次煙火竄入布莊,都讓大伙兒興奮的哈哈大笑。
現在的他,炮杖自然是沒有的,卻以法力運使一團小火星彈了進去,聽到老板本地土語的污爛喝罵聲,卻仿佛仙音妙語一般。
和布莊斜對門的,是郭氏裁縫鋪,一名豐腴的少婦坐在柜臺后,正半遮半掩的奶著孩子;李績大樂,這女子不僅是熟人,還是老相好呢;轉眼間六,七年過去,曾經青春年少的她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卻一如既往的豪放;胸前兇器如此茁壯,當年也少不了李績辛苦揉搓之功。
這樣一路行來,那些塵封已久的往事一一涌上心頭,就象翻開一幅幅的畫卷,有歡樂,有辛酸,有幸福,也有悲苦,仿佛在不知不覺中洗滌著他的靈魂。
李績沉于往事,不知不覺中已走出北門,這條路通往步機山,是他年少時常也玩伴策馬揚鞭風馳電策之所,故此記憶深刻。
丹田內法力鼓蕩,活潑難禁,這是情緒,回憶形成的共振,在春日的午后,逐漸的匯成一股洪流,不可阻擋。
不知何時,天空中飄起了小雨,這在南離再尋常不過;李績卻渾若未覺,細雨已經連成了線,在快要接觸到李績的身體時被澎湃運轉的法力蒸騰成絲絲白氣;
沿著當年的馬道一路行來,速度越來越快,步機山三十里路仿佛轉眼就到;步機山在雙城附近并不算什么風景優美之地,很少游人,偶爾有櫵夫獵戶出沒,但在越來越密的春雨下,卻是人蹤難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