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績盤坐在聞廣峰峰腰一處巨大的廣場上,靜靜的瀏覽著手中的玉簡,玉簡是接引道人發的,人手一只,上面都是軒轅劍派清規戒律,門派歷史,山門地形,生活修練注意事項,各職司殿堂分布等等,堪稱一本入門百科全書,有了它,一些大方向上的錯誤就可以避免了。
這個廣場名劍輝廣場,有些類似前世羅馬帝國的古競技場,周圍有117根巨大的石制廊柱環繞,無門無頂無墻,地面是青石鋪就,整個廣場給人一種磅礴,古老,神秘的感覺。
李績感覺這更象個古老的陣基,但以他的見識,這種傳自上古的古老陣法卻不是他能夠窺視的。
接引道人把一眾新人往這里一丟,就不管不顧的離去,言明二日后在此劍定內外;既沒有安排食宿,也沒有傳下功法秘術,更沒有所謂的門派福利。
李績很清楚,一切在分出內外劍之前都無法確定:內外劍脈的區別,決定了修士洞府的位置,功法也是天差地別,可能待遇上也有區別。所以,一切皆未可知呢。
修士一到筑基,生活上的問題基本已經不再是問題,誰沒有幾個納戒?誰納戒里不儲存些食物清水?能走到這一步的,早就不是小孩子了。
眼看天色已晚,更有些灑脫的,從納戒中取出酒水,索性便對月獨酌起來。
四十一個修士,分布在直徑達百丈的廣場上,顯的有些空空落落;有熟識的,便三三兩兩的聚攏閑聊,也有比酒斗氣的,獨自苦修的,讀書寫字的,閉目養神的。各有各的習慣,卻無人大聲喧嘩。
李績玉簡看到前半夜,感覺有些困意,拿眼向四周掃了掃,發現無人入睡,對修士來說,尤其是筑基后有了神識的修士,盤腿打坐運功渡過長夜已是常態,已無需睡眠。
但李績卻有些不同,沒有了引靈陣的幫助,在現下的靈氣強度下練功基本毫無意義,而且數十年,兩世的生活習慣讓他每天晚上不睡會子覺好像就少了什么似的。
于是,他從納戒中取出一套素白碎花被褥,找了個靠近廊柱的背風地界鋪上,堂而皇之脫去道袍,道履,僅著小衣鉆進了被窩。條件艱苦,事急從權,他其實是喜歡裸-睡的,現在這情況下,也只能將就些。
周圍修士雖也無人刻意去看他,但神識之下,每個人的動靜也逃不出他人視線。李績這一番操作讓不少人面含笑意,其中更不少無語者。
“這哪來的鄉巴佬?這樣的人都能修到筑基,真正滑天下之大稽。”
“既登龍門,當自重身份,如此放浪形骸,如何修得大道?”
周圍也有幾個修士取笑議論,但大部分修士依然沉默,修至筑基,心性已成,他人形狀,與已何干?百數十年后,高下自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