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劍術》《禹步》《量天尺》《五行遁法》《鴻飛渺》《縮地之術》……足足百十種遁術看的李績是眼花撩亂,這些遁法,隨便拿出一個,在軒轅城都引人犯罪,在這里卻象蘿卜白菜一般任人挑撿,這便是大門派的底蘊。
其實選哪一種遁法,李績早在和寒蟬道人的探討中便有了決定,對他們這樣的新人來說,可選擇的范圍真的不多。只有那些象寒蟬道人這般,入門數十上百年的弟子,在精修師門術法之后,才有精力選擇一到二門完全由得自己愛好的術法。
對李績而言,《御劍術》《五行遁法》便是唯二選擇。
《御劍術》非攻擊法術,其實就是個趕路的手段;它的特點很突出,就是個‘快’字,比修士架馭飛行法器那快的不是一星半點,是劍修仗之縱橫往來的利器,在青空大世界,除了空間挪移遁法外,還真找不出比御劍術更快的遁法;但空間挪移至少是元嬰修士的特有手段,又哪是低級修士能掌握的。
習得御劍術,能追,擅跑,來去自如,能輕易掌握戰斗的主動權,是每個內劍修必備的技能,沒有之一。
《五行遁法》,其實就是軒轅劍派五大根本道法《五行挪移》的筑基版本,包括水行術,金行術,木行術,火行術,土行術。
單獨習練其中一種,效果未必比的上其他遁術,甚至可以說要比大多數遁法弱些,但若習全五種,則效果遠遠凌架于其他遁術。
大部分劍修都不會選擇《五行遁法》,因為練一種效果很一般,而要習全五行,在金丹以下,基本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太浪費時間,完全沒有必要。
李績選擇《五行遁法》,一則這遁法有后續傳承,二則時間對他來說還是比較寬松的,他的修練方式在引靈陣的幫助下效率比他人高太多了。他的目標是習全五行,為以后的五行挪移打下堅實的基礎。
渡海道人曾明言,新人五年內只能選擇五種術法,如此寶貴的額度,為什么要選擇兩種遁法?其實原因就在于《御劍術》和《五行遁法》在側重面上并不相同。
《御劍術》重速度,其特殊的御劍方法決定了劍修在御劍時無法同時擊發飛劍,如果劍修想要祭出飛劍,就必須先從御劍術狀態中退出來,戰斗從來都是瞬息萬變的,失之毫厘,謬之千里,尤其是對講究速度的劍修來說,這種延緩是不能忍受的。
《五行遁法》的優勢,在于能在快速移動中擊發飛劍,真正做到了行進間射擊的程度,但遁法的速度,自然遠遠不如御劍術了。
一個內劍修大概的戰斗方式是這樣的:首先,以御劍術追擊,接近;到達飛劍射程之內時,退出御劍狀態,運使五行遁法祭出飛劍開干;如果打不過,再進入御劍方式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