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現在對面的寒潭師兄,這么粗壯的身材,非要作出一種當空而立,羽化飛仙的樣子,實在讓人好笑;他點指自己,李績不用想都知道,一會兒每點指一次,必定會發一只飛劍;這等于提前告訴對手,我要發飛劍了,要發幾只。如此資敵,真到了生死相搏的關口,很容易被人一眼看破。
也許是這個世界的風氣,幾乎每個劍修都有這樣的或多或少的毛病;有必須擺弓步才能發出飛劍的,這是武夫型;還有瀟灑型的,講究的是身如飄絮,彈指飛劍;也有動嘴型的,比如發劍前一定會清叱“賊子,看劍”諸如此類的廢話;
還有便秘型的,哦,就是蹲馬步,等等各種奇葩姿勢,他們的共通點便是,手指一定會劍指對方,仿佛飛劍是從手指尖發出來的似的。
前輩們的習慣讓李績很無語,他沒能力改變別人,卻知道自己該怎么做;沒有固定的姿勢,也不會提前喊話,他訓練自己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情況下發劍,哪怕正在用食,正在如廁,站著,坐著,躺著。
甚至是微笑著和人說話時;至于手的作用,開什么玩笑,他當然不會無聊的對他人指指點點,他李績手里,永遠會握有一把三尺之劍,這是他最后的保障。
對劍修發劍姿勢的吐槽不過一瞬間的事,眼看寒潭道人準備完畢,李績知道該自己進攻了;一般資歷高的,自認實力強大的劍修都會把首攻權讓給弱小者,這是強者的自信。
李績控制傀儡在身前三丈偏右處來回移動,自己則向左走去,同時,毫無征兆的,飛劍從鹵頂一沖而出,接二連三的向寒潭道人的傀儡飛去。
飛劍是水屬劍丸所發,眾目睽睽之下,他如何敢把金屬劍丸的秘密暴露出來;飛劍的軌跡并不是直線,而是一左一右的弧形攻擊,以李績現下的神魂,這幾乎是他控制的極限,當他準備發出第三只飛劍時,寒潭道人也動了。
“來得好!”
寒潭大喝一聲,仿佛不喊這一嗓子就放不出飛劍似的,同時,手指遙點,一道道看起來比李績的飛劍要粗壯的多的飛劍暴射而出,或攔截,或遙擊。
一時間,兩人之間五十丈的空間內,劍光大盛,霹靂般的音爆聲,飛劍撞擊時讓人牙酸的磨擦聲,寒潭道人時不時的高呼酣斗,飛劍殉爆時留下的燦如煙火的炫目光環。
李績和寒潭道人之間的差距其實并沒那么大,法力上他才入筑基,當然要弱些,但《黃庭內景經》賦與他的法力精純卻要遠遠強過寒潭,故此在這方面兩人其實是各有勝場,只不過李績表現的更低調。
神魂上李績同樣要強出寒潭,兩世為人的經歷讓他的神魂強度天生就比其他人要強的多,再有《分光錯神魂》的磨煉,以后他與別人之間神魂上的差距只有越來越大。
李績的弱點在于擊發飛劍的頻率,寒潭道人可以輕松穩定在一息兩發的狀態,而李績最多只有二息三發,這純粹是練劍時間過短的原因,除了長年累月的勤加練習,沒有其他辦法。
就是這點差距,讓兩人間的飛劍纏斗在空間中央短暫的相持后,開始逐漸向李績所處位置移去,沒辦法,飛劍沒人發的快,就只能靠距離來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