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個人判斷,有些主觀臆測在里頭。重要的是,李績的感知,給了他最清晰的依據。
自剛傳入此空間,在這個人身上,李績就沒感覺到善意,隨著殷野子的兩次開口,這股子惡意便愈發的明顯。
惡意,殺氣,這類聽起來玄之又玄的東西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是確實存在的,經過特殊修煉過的修士完全能準確的分辨出來,通過各種途徑,情緒,氣味,下意識的小動作,神魂,法力波動,等等。
但要做到這一點,僅僅憑借神識是不行的;李績能做到,正是得益于十多年堅持不懈的勤修六識之術。在多年默默努力下,這門輔助之術終于發揮出了它應有的作用。
這個世界的修士,恐怕沒有人如李績這般對六識之術如此重視,甚至在還未加入軒轅時,他就開始了耳識,鼻識的修煉;這種意識,完全來自于前世對導彈的認知,這一世的飛劍便是前世的導彈,而沒有雷達,紅外,電視制導等手段的支撐,導彈屁都不是。
所以李績才不遺余力的堅持全部六識術的修煉,而不是如絕大部分修士那樣只選擇神識術和眼識術。
十余年的堅持現在已有小小的成果,那便是他的感知格外的靈敏,能輕易分辨其他修士毫不在意流露出的潛在的東西;
六識術在斗戰中同樣幫助巨大,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術法是可以毫無征兆發動的,總有先兆,強弱而已;比如修士想施展一個水系術法,那么他身邊的水系靈機必然會與之呼應,感知靈敏的修士便可以提前有所應對。
六識之術雖不顯山不露水,卻是斗戰基石,有了靈敏的感知,就有準確的判斷,才會有針對性很強的策略,在這一點上,遠比那些所謂絕招底牌要有意義的多。
緩緩走近殷野子的尸體,神識往其納戒上一探,果不其然,整個納戒外表絲毫未變,內里卻徹底崩滅,所有一應物事都化為灰灰,總共三個納戒盡皆如此,其人身上也沒有任何可以表明身份的東西。
李績嘆了口氣,摸尸在青空世界真的是件很困難需要一定運氣的事。如太虛教這樣的大門派,門下弟子的納戒皆下有專門的禁制,身死道消的同時,便是納戒崩滅一刻,以防功法寶器外泄,萬年來修真界殘酷的爭斗,想著撿便宜的想法,卻是有些天真了。
龍頭山那次摸尸,其實那名軒轅外劍弟子的納戒也有禁制的,不過他薨于空間癱塌,禁制未生效而已;至于祁門道人的納戒卻是沒有禁制的,這些三流小門派還不能制作如此高端的東西。
故此,摸尸這種行為,更多的發生在小門小派,散修身上,對大門派來說,萬年傳承下,怎么可能留下這么大的漏洞,是很難占到什么便宜的。
此人未必便是太虛門下,他畢竟接觸的各方修士還少,這人也沒機會施展比較有門派特色的術法便掛了,讓李績也無從辨認。
李績知道九宮界很危險,但并不知曉這次的危險尤甚,是四個門派的集體圍獵行為,于是坐下調息,等待三個時辰后的靈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