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從來不是一件人定勝天的事,這么想的人,從來走不遠,不知在哪里就會栽個大跟頭,再也沒有重來的機會。
擂鼓山的靈機算不上濃郁,也正因為如此,李績丹田中的雷霆之力便顯得尤其的強大,即是雷丹,當然應該在維持住五行平衡的同時最大限度的吸收雷霆,特點突出才是好丹,若最后修成的雷丹中,雷霆所占比例還不如普通五行所屬,那這雷丹就是徒有其名了。
所以,此時在擂鼓山結丹,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要強于靈機更充沛的軒轅福地;天時,地利,人和,說的就是這至高的玄理,靈機也不是萬能的,得分情況!
一刻種過去,在李績越來越熟練的控制下,丹田中的旋渦已接近穩定,眼見天空中的雷云已變得稀薄,再耽誤下去,恐怕要功虧一潰,
李績不再猶豫,念動真訣,運轉黃庭,丹田猛的往內一塌,剎那之間,旋渦內陷于一點,再出現時,一顆無色無光,小如蠶豆的雷劍丹已飄浮在丹田之中,同時,一股磅礴而陌生的法力激流瞬間沖刷過李績每一個穴竅,每一分經脈,每一寸血肉。
至此,結丹過程中十分路已走得七分,剩下的,便要看如何對抗天譴!
本來已變得稀疏的雷云,又開始變得稠密起來,狀如長蛇的紫色雷霆在云層之間隱約閃現,隨時便要擇人而噬,這種天譴之雷是無法通過飛劍遙擊而消邇的,越是企圖在天譴雷霆蘊育之前消滅它的行為,越是會引來威力更大的雷霆,直至修士承受不住為止。
所以此時最好的應對,便是不應對,規規矩矩接受天道的考驗;一般在此時,就是考驗一名修士身家的時刻,各種各樣的防御法器,符箓,陣盤都會被祭使出來,等待迎接天譴的到來。
對純粹的劍修來說,他們的防御就是飛劍,迎頭而上,無休無止的飛劍,頂不頂的過去,就是個看天臉色的過程。
………………
擂鼓山北峰,知微觀上空,一群道人凌空而立,目視西峰,滿臉的驚訝中還帶有一絲艷羨,一絲不滿。
羨慕的是沖擊金丹的機會,他們全觀上下,無一人達到;不滿的是,什么人會選擇在擂鼓山西峰結丹?竟連他們這個地主也不通知一下,也未免太過無禮!
但作為有些見識的修士,卻沒人會蠢到過去一探究竟,沒看西峰上空的雷云已經變得黑中發紫,那是天譴即將降下的前兆,現在過去,就是個自-殺的行為,更不要說,一定會得罪了那位沖丹強人,到時先別管此人結丹成不成功,先過來把知微觀揉捏一番,又與誰哭訴去?
觀主明通道人卻是個有見識的,
“各位,收斂貪念,約束心境,放開感知,修士在這等開放環境下沖擊金丹的機會也不多見,不細細體悟其中變化,諸般危險,卻在這里胡思亂想,何其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