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劍徒之路!
在李績的猜測中,方丈島這樣質樸的風氣,大覺禪寺的風格似乎應該以簡約,樸實為主,他又猜錯了!
用金碧輝煌來形容這片佛寺似乎都不能盡繪其華貴,一色的琉璃頂讓整座龐大的寺院在陽光下反射出耀眼的毫光,仿佛有佛陀盤坐其中。
“我方丈島人可以苛待自己,卻不會對漫天佛陀不敬!”帶路的小和尚自豪的說道,然后轉身離去,毫不拖泥帶水。
李績微微一笑,這小和尚終究還是道行不足,在外道面前有些稚嫩,想證明些什么,又有什么必要?做好自己便好。
大覺禪寺占地巨大,廟堂經閣無數,一眼望不到頭,其山門正門卻是不阻普通百姓前來朝拜參佛,李績本也可以隨人流進去,但他身份不同,又是正式造訪,怎么也不能如此輕佻。
拿出軒轅拜貼,李績交與守門僧人,不多時,馨鐘六響,十余名僧人魚貫而出,大多灰色僧衣在身,只領頭二人卻是明黃僧衣,顯示著他們二個高人一等的身份。
“貧僧圓慧,圓拓,見過寒鴉道友,貴客遠來,未曾遠迎,恕罪恕罪。”
圓字輩,在大覺禪寺便是羅漢果位,外界就簡稱羅漢,相當于道門中的金丹境界,在大覺禪寺中也是很有地位的僧人,門派相交,講究的是個平等互禮,李績是金丹,當然是羅漢出來相迎,若是大象來此,當然便是佛陀出來了。
幾人略作寒喧,徑往里行去,這里人多嘴雜,多是普通香客信眾,卻是不方便交談的。
大雄寶殿,莊嚴肅穆,殿中七名老僧,俱皆佛陀果位僧人,正中坐的是方丈千山,更是菩薩果位,比擬道門真君的存在;大覺禪寺接待的規模很上檔次,不是因為他是李績,而是他背后的軒轅,
這也正是大象的目的,象這種門派之間正式的拜訪,就有機會結識很多佛門真正的強者,這就是人脈,否則管你青空一鴉多么出名,在這些佛陀,菩薩看來,和咸魚有什么區別?
“軒轅門下李績,拜見各位大德高僧!”
李績深深一楫,這些佛門高僧沒人會對他散發靈壓,可一股無處不在無法回避的佛門氣息自打他進入大雄寶殿之后就無時無刻的在感化著他的靈魂,仿佛在引導他放下屠刀,坂依佛門。
這是萬千年來,大雄寶殿自然孕育的氣勢,雖非刻意,也不是普通道門修士能抵御的,一般來說,能進,敢進大雄寶殿的修士非至少元嬰不可,金丹進來,被消磨意志,模糊大道之心都很平常;如果是金丹以下的小修,估計進來后的唯一結果便是心慕向佛,從此剃度。
所以,大覺禪寺雖未對李績施展任何威壓之舉,但在大雄寶殿接見他,本身就是個考驗;以前不是沒有他派金丹信使來大覺禪寺參拜,大多安排在偏殿接見,卻哪里有如李績這次一般?
李績平靜如常,甚至沒運功法相抗;他和這個世界的絕大部分修士不同,從來也不認為道門,佛門就應該是生死之敵,他尊重佛門,欣賞大覺禪寺的作派,但這并不代表他就會背棄自己劍修的理念。
在他心里,是允許有兩種,甚至多種信仰存在的,因為他始終相信一個偉大的信仰,包容才是它的基石。
因為不抵觸,所以佛意對他無害;因為有認同,所以有共鳴;因為有堅持,所以不失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