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光火石間,李績沒有選擇一味的掙扎,他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了天象黑洞上……
對突如其來的危險的處置能力,才是一名修士的核心能力,這沒有標準,也無法衡量,牽渉了太多的東西;
李績的優勢在于,他殺的金丹夠多,見識過的道消天象夠多,同時,在危險來臨時他有足夠的冷靜,這幫助他在瞬息間便在黑洞深處發現了一絲不尋常……
你可以把它看作一個光點,或者一只獨眼,隱藏在黑洞中死死盯著它,充滿了邪惡,血腥,貪婪……李績另一個并不顯眼的優勢-六識敏銳,幫助他在第一時間回憶起這絲氣息的出處,
就在幾天前,在千島域,在三皇城外小道觀中,寒江給他近距離展示的那些種蠱!臨走前寒江還送給他了一只強大的心蠱,一只因主人死亡而寄托無憑的心蠱,
毫不猶豫的,李績飛快的從納戒中掏出這只心蠱,他能感覺到黑洞的旋轉猛然間有了個細微的停頓,然后愈發的瘋狂,那只眼睛,也仿佛發出興奮的渴望……
把心蠱往黑洞中一扔,李績鼓起全身法力一掙,頃刻間脫出束縛,人已經遁出百丈開外,幾乎與此同時,黑洞光芒大盛,其中隱有五芒星陣閃爍,一絲空間波動傳出,隨即煙消云散。
從胖修士身死,到現在不到三息時間,李績已從鬼門關上打個轉回來,饒是他心神堅定,也是驚出一層冷汗。
仔細回顧整個戰斗過程,李績發現自己還是大意了,雖然對方的詭異讓他提高了警惕,但還是有兩點沒做到位,
一是高個子身死時的道消天象他沒有留意,現在回顧,其實和胖修的道消天象是一樣的,只不過當時天象旁沒有生物,所以表現的不太明顯而已。
二是關于近身,他殺胖子的近身行為純屬本能反應,沒有考慮太多,顯然,對方對他的斗戰方式是有所了解的,兩個人,只要有一個李績選擇近身,他就逃不開這一劫,看來,戰斗習慣的養成已經讓他的斗戰形成了某種固定的模式,這是需要警醒的。
兩人都未留下什么遺物,看來,對此次伏殺的底牌所在,他們事先已有心理預測?是什么樣的組織,能這么大方的用金丹的死來制造殺劫?或者,這兩人已完全被心蠱控制?
李績御劍飛向鹿城,一路上他很注意沿途是否有法陣的布置,在他想來,螻蟻也有求生之心,更何況人乎?如果沿途確實存在類似的伏擊法陣,這說明兩人最起碼沒有完全被心蠱控制,如果沒有,那說明他們可能已失去了自我意識。
飛出數百里,終于讓他發現了一處精妙的控神陣,從法力波動來判斷,應該是那個高個金丹所布,這說明兩人并不想死,他們是有自我意識的,但心蠱也有它存在的價值,大概率上,兩人能自控,不排除關鍵時刻心蠱出來搗亂。
李績心中有很多疑問,比如,外劍家族一脈和這個組織的聯系是整體行為,還是個人行為?原因何在?金丹道消天象最后一刻的五芒星法陣有空間意味,更象是個傳送陣,那么,如果他中招,會被傳送到何處?
這些東西,不是他個人能解決的,他決定求教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