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老目光如炬,弟子確實未曾種蠱,不過,前幾日卻和種蠱者有過一番交集……”
李績把與那兩名金丹修士的斗戰經過說了一遍,尤其是道消天象的異常,
“弟子想向桑老討教的是,此類攜蠱者如何辨識?他們的道消天象如何破解,如何擺脫?如果真中了招,是否就真的被傳進某個神秘的世界,比如,流放之地?”
桑老爽朗的一笑,“小子,你問題倒是不少,關于蠱門我確實知道一些,也無意隱瞞帶進棺材瓢子里去,不過在此之前,我倒是有個疑問,希望你如實回答。”
李績正色道“以道心為誓,弟子必如實回答!“
以道心為誓,這不是輕易的許諾,這是必須遵循的諾言;這世界沒有免費的東西,即使桑老同為軒轅弟子,他也沒義務把自己寶貴的經驗無私的傳授出去,所以哪怕桑老問的很客氣,他也必須表明自己的立場,這一點,馬虎不得。
桑老滿意的點點頭:”你的名氣,老頭子哪怕隱在終老,也是頗有耳聞的,外劍家族一脈這次對你做的手腳,在元嬰層面上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秘密,在修真界,只要你做了,就很難有完全的秘密可言,老頭子的問題在于,你打算如何應對外劍一脈這一次的挑戰?“
李績多精明,從老頭子這番話中馬上便明白了他的意思,他這番話兩次提到了背后使陰勁的勢力,第一次說的是外劍家族一脈,第二次則說的是外劍一脈,這里面是有區別的。
這意味著,作為一名外劍元嬰,桑老是一直心系外劍一脈的,但他對家族一系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不以為意;知道了這一點那便好辦,更何況,這本來就李績的初衷不矛盾。
”好教前輩知曉,弟子本非大度之人,從來都是快意恩仇,不耐隱忍;雖大象師叔建言以大局為重,但在未來有機會時,對為首之人,不管他是誰,弟子是一定要揮劍的,但有一點請前輩放心,弟子不會誅連,不會擴大,更不會因此對整個外劍一脈有所看法,肆意之人,哪里都有,又豈只外劍?內劍就沒有么?修真界的常態,如此而已!“
桑老沉默半晌,方嘆道:”我老了,早沒了你們這般的銳氣,也罷,雖然話不入耳,好歹也是大實話,關于種蠱,我便說些老頭子的經驗!“
他活了超過二千年,這個壽命在元嬰修士層面還真沒有比他更長的,這與功法無關,是獨屬于他的一段奇遇,這個另說;在這二千余年的生命歷程中,他也算目睹了軒轅內外劍的興興衰衰,總體來說,不盡如人意。
內劍一脈自大,狂傲,但真有本事,奈何傳承艱難,這很致命,就他記憶中,二千年前的軒轅內劍,普通弟子八百,金丹近百,元嬰雙十,可現在呢?
外劍一脈人數倒是昌盛,各境界外劍修比之二千年前都有增長,奈何劍術一代不如一代,越來越多的外劍修急于求成,過多的倚賴靈器符箓等外物,而少了真正劍修的那種堅持。
作為一個老人,他不希望內外兩脈斗得你死我活,但又深知這種情況的無法避免,屬于李績的回答雖然不能讓他完全滿意,但能控制情緒不擴大范圍,也算是很難得了,他也不可能要求太多。
你總不能要求一個劍修違背道心吧?越是純粹的劍修,越是不可能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