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金丹后輩,一個比一個可惡,但相對而言,還是十數年來對蠱門造成重大傷害的鬼豎琴更可恨,而且其人聲名卓著,實力不可小視,要想殺他是需要花一番力氣的,這也是蠱門費盡周折布下陷阱的唯一目的。
鬼琴不敢怠慢,身體如跳大神般的瘋狂抽動,漫天噪音竭力抗拒著那些法力化成的芒鴉,同時,以自身為一角,漫延出一個長百丈寬五十丈的矩形光斑陣,這是他融合極品靈器而成類領域的琴矩,在這個不斷變化形狀的矩陣內,他幾乎可以做到瞬間的空間轉移。
這是很高級的有限范圍內遁術,金丹不能象元嬰那樣隨意的挪移,但卻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通過某種協助,比如靈禽,器物來做到這一點,缺點是范圍有限,而且很難持久。
從一開始,鬼豎琴就拿出了自己最強的遁術手段,他斗戰經驗豐富,知道現在可不是藏私的時候,元嬰,哪怕是個靠心蠱幫助才有所成的元嬰,其攻擊力度,意境,見識手段,也不是金丹能比擬的。
他在等!卻不是在等那個滿口大話囂張無恥的最后一名罩頭修士,就在他沖開廟頂的同時,意識到情況復雜,為恐有變的他已經秘傳通知師叔前來,師叔境界靈寂,論斗戰雖還不如他,但兩人有一套師傳聯手之術,便拼不過這元嬰,但全身而退還是有可能的,畢竟,蠱門修士在北域大陸是見不得光的,他不敢久戰!
……在中年元嬰對鬼豎琴全力出手之時,李績同時發動向那名蠱門金丹的攻擊,
他不是頭腦熱血的莽夫,更不是正義感爆棚的俠客,蠱門的所做所為其實和他真的關系不大,那更多的來自軒轅內外之爭以及流放之地,破殿內那名蠱門金丹之死,他仔細觀察過,道消天象正常,說明蠱門之內也不是全被流放之地控制的,所以,他完全有機會獨自跑路。
李績之所以留下,是他覺的這個元嬰還不夠強!雖然中年道人氣勢驚人,但還在他可承受的范圍之內,如果對面是個大象級別的修士,他腦子抽了才會留這里找死!
這其中的差別太大!
鬼豎琴是死是生,他不在乎;中年道人該不該死,他也懶得評判;他其實就是想,看一看元嬰修士身亡時,道消天象會是何等光景?聽人說,很壯觀呢。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他其實和那鬼琴是一樣的,純粹實用主義,偶爾有些隨性,靠理智判斷更甚于主觀善惡;比如鬼豎琴在圖遠出飛劍后的出手,感情豐富的人會判斷鬼豎琴是為了救人,而理智的人則一定認為他不過是借用了這個時機。
因人而異!
李績沒有妄出飛劍,不僅僅是為了掩飾身份,其實現在的掩飾也沒有什么意義;他不出飛劍只是因為對方很象是一個體修,體修是喜歡近身的,李績也喜歡,所以,兩人心照不宣的撞了上去,然后,蠱門體修馬上發現自己撞上了一個假體修……
正常的體修互搏,拼的是誰拳頭夠硬,誰力量夠大,誰身體更堅韌,比完身體再比法相,很無聊的方式,
但這名蠱門修士發現對方的手不是轟過來,而是抓,實在是太可笑了,體修會怕摔跤么?
下一刻,蠱修開始體若篩糠,這不是體修,而是法修,還特么是個雷霆法修,雷的他腦子都抽成了漿糊,心蠱被雷成呆蠱,這類異物,最怕雷霆天威,那是天生的克制,與層次境界無關。
在蠱門體修氣血被雷霆激蕩下破防的一瞬間,李績改抓為指,一指劍氣點出,直接破其下丹田精關,體修此關一破,生命精華流失,再無回天之力。
李績把身一縱,遁行空中,一點劍光飛掠而出……
此時,離中年元嬰動手,才過去不足二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