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猶豫片刻,做出決定,“道友雷霆之力了得,貧道有所不如,今次就不獻丑了吧!”
他這是認輸把天機恭手相讓,旁邊的李績就嘆了口氣,滄浪二十余年來鼓勵門下斗戰鐵血之功,成效也是有限的緊,連挑戰的心氣都沒有,爭什么天機?這也是個腦子糊涂的,明知道他青空一鴉就在跟前,絕不會有性命之憂,卻還這般的軟弱,滄浪閣數千年的積弱,由此可見一斑。
但這種事李績是不會提醒他的,修真,終究是自己的事,他人幫不得,你幫他再上一天,沒的反倒送了他的性命。
三人如老友一般的互致珍重,約定再相遇時互為援手,又遠遠向李績方向拱手致意,這才各自散去,好一副兄弟朋友依依惜別的景象,惹的李績都想私下提醒滄浪修士可千萬不要在未來可能的場合過于相信這兩人,最終,他什么也沒說。
接下來,李績又當了一次裁判,五人之爭,三道二佛,還是那兩個和尚;饒是僧人們平素精研佛理,修心養性,這連續兩次被李績攪了好事也是氣憤難平,但大家都是外來客,在這地方修為都受壓制,卻也發作不得,只好悻悻離開。
剩下的兩個,一個崇黃道人,一個太清道人,在李績不懷好意的注視下,那太清道人面皮發緊,恨恨離去,卻讓崇黃道人撿了一個大便宜。
這也算是完成了對安然的承諾吧?
所有的天機,無論是離恨之機,上周之機,還是虛天上的界外靈機,都是不可轉手他人的,所以就算李績手持數道,也只能供他一人使用,卻幫不得別人。
對手若不爭,李績很難殺到人,因為云團之間修為壓制,每過一云團,就壓修為二成,追幾個云團還怎么殺?
李績一貫低調,雖然他的所做所為很高光;幾乎每一個有點見識的修士都知道青空一鴉的鼎鼎大名,但見過面的就還真沒多少,就象在滄浪暨馬半島,從頭到尾留在飛舟中,劍斬墨硯君后直接離開,讓當時的六名金丹也只聞其名而不見其人,這是他一貫的作風。
但在這離恨天,他的存在還是不可抑制的傳了出去,人人都有同門,個個都有親友,這樣的結果就是,他往往只能當個裁判者,卻不能下場斗戰。
同一時間,天上掉下來的可不僅僅是他身邊這一道天機,他只能選擇離自己近些的,現在看來,周圍的修士都學精了,靠近他所在云團的方向很少有人敢于接近,
李績決定,下次離的遠些,距離兩個云團是比較合適的,壓制四成修為還可以接受,還能通過劍術,經驗,殺意等來補足,再遠便是作死。
很快他便等到了一個機會,距離兩個云團遠處有一道天機降下,李績身形一晃,便縱了過去。
連他在內,四個人,二道二佛,全是熟人,道是平金,軒轅外劍老靈寂,
二佛更搞笑,正是連續三次遇到的那兩個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