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績不是知難而退的人,尤其是知道這樣的分化一旦修成,對他斗戰實力有質的提升時。
他這一頭扎入修練,轉眼便是三年過去;三年,對凡人而言已經算是一段相當長的生命歷程,而對于修士,對李績,不過是想把一枚飛劍分化成兩道而已;對上洛這樣活了數千年的老怪物,這點時間更不值一提,真君領悟術法劍意,動輒以百年計數,又哪里在乎這點時間了?
其間,大象也上來過一次礪劍頂,對李績這個好運的家伙是相當的無語,不過大象不擅劍光分化,或者說對其鉆研不深,大象能分八千道劍光,純粹是境界層次而致,所以也幫不上他。
劍光分化劍意似易實難,反倒是劍意含而不吐李績卻有所領悟,進境遠超他的預期,不知這算不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楡?
但是,天道終不負勤修苦練之人,三年后的某一天,一道劍光穿出,裹殺帶意,頃刻分化兩道劍光,同樣殺意凜然,李績終于走出了這艱難的第一步!
有了開始,接下來便要輕松許多,一年后,李績一劍飚出,千五百道劍光皆帶殺意,再一年,千五百道殺戮劍光聚合一劍,殺戮劍意更盛初發!
分合分合,有散就有聚,如此聚合之后的飛劍威力,比李績以前單獨全力殺戮一劍的威力更要強了數倍,以他現在劍上的威勢,再要面對懷素的話,便有了直面擊殺的機會,當然,前提是懷素不挪移的情況下。
又過二年,李績以劍意出劍光分化,已能做到不現其意,隱而其中,到了這一步,上洛的心得,他才算是真正的學有所成。
但李績并不滿足,他還在琢磨,怎么使用殺戮劍意定身攝神。殺意出,心神失,身難動,法難施,這才是殺戮劍意的最高境界,意思就是,當他一劍飛起時,對手心神被攝,挺身引頸,乖乖就死;這有些太過想當然,可能也不是他金丹境界能夠做到的,不過他也沒繼續下去的機會,因為,上洛來了。
“七年!我傳你心得,你竟然七年才有小成,也不知道你這青空一鴉的名頭,是怎么混出來的?”
上洛并不是故意刁難李績,對于軒轅劍派內的天才弟子來說,有劍意在身,擴展到劍光分化,其實真的不算是個有多么挑戰的難度,數千年來他見識過的天才,這個時間短的甚至可以達到十數日便能領悟的程度,慢了也不過是數月的事,李績用了七年,這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當然不會清楚,作為穿越者,李績學劍,走的路子和土著完全不同,從頭到尾,他就從未有過那種一夕頓悟的情況發生,他悟不來!
李績學劍,靠的就是笨辦法,他總能作出計劃,一步一個腳印的按照自己的節奏去實現自己目標,可能有些慢,卻扎實無比;最關鍵的是,他這樣的苯辦法,能夠保證他前進的腳步永不停歇!
天才,領悟了便是領悟了,然后日復一日的停留在這個領悟的階段,被動的等待下一次的頓悟;
李績不同,緩慢而堅定,腳步不停,一直向前,因為他有計劃,有規劃,有方法,有無數奇思妙想去完善,去改進,而且這個步伐越往后期速度越來越快,當真正拿出這種技藝決生死時,別人才會發現他已經把所有人都甩在了后面。
這就是理科生的修真,不靠頓悟,而是靠慎密的邏輯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