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劍徒之路!
戰況隨著飛劍的升級而加劇。
對李績這種不告而戰的做法,修士不屑一顧,就象獅子面對平頭哥的挑釁,
宇宙中的相遇,修士自有修士間的規則;如果李績肯伸手,他也不介意事后放這年輕元嬰一條生路,但若李績不肯,那他就一定不會放他離去,因為這意味著有召來同黨的嫌疑。
李績悍然出手,這碰觸了他的底線,于是斗戰的節奏馬上朝生死之分滑去。
修士把手一拿,一只清光之手憑空顯現,快如閃電,向李績抓去,感受到其中威壓,李績知道這要真被抓住了,即使以他的雷火之身,不死也會重傷的,外域修士敢在宇宙中呈強,果然有真材實料。
于是縱劍而起,身化青冥,萬道劍光空中一聚,斜劈而下。
那修士頂泛華蓋,往上一撐,劍光消散,華蓋動蕩,終是完整依舊。
清光之手移動迅捷,配合修士深厚的法力,使動起來威勢凌利,奈何卻總也捕捉不到李績的真身,若對手是個法修,他這巨手之下,早已開始法力的較量,他也有無數的后續手段可出,但現在,卻有些尷尬,
每個修士,不同的道統,斗戰時皆有自己的體系,術法層次分明,有跡可尋;比如這名修士,就很擅長這手分光捉影開局,清光元氣之手,不懼任何器物之攻,移動迅速,憑的是深厚的法力支撐,一旦捕捉到對手身體,可碾可壓可定可震,隨后的大威力術法即可漸次展開……前提是,先得捕住!
李績的縱劍之術,在宇宙之中,可謂是如魚得水,似鷹翔空;軒轅內劍四脈,縱劍殺劍弈劍星劍,為何唯獨縱劍居首?在界域之內還看不太透徹,只有到了這宇宙虛空,方顯縱劍之術一擊即走,來去無蹤的真諦。
李績的五行遁,現在已升級為五行挪移,不僅移動迅如閃電,貼合自然,而且還具備關鍵的一點--移動中出劍的能力,這也是他修道之初便堅持修煉五行遁的原因;
不僅如此,從塵緣老道玉簡中對各類星體的利用,再加上自身的理解,長時間的修研,李績現在已能做到對周圍星體的引力張力推力排斥之力做到初步的利用,這更加快了他移動的速度和隱蔽性。
宇宙之中,各種類型的力量無數,糾纏在一起,形成某種固定的體系,自轉公轉,推引吸斥,各循其規,如果能掌握其中規律性的東西,對修士來說,無論是遁法,還是借勢,都具有極富威力的加成。
這樣的劍修,又豈是一只清光元氣巨手能捕捉到的?哪怕他的修為確實要比李績高得多。
這修士幾次捕捉未果,已意識到了這名劍修的難纏,但他并不著急,更無懼意,劍修遁法雖然了得,但劍上威力卻是一般,破不了自己的防御,纏斗下去,率先支持不下去的,一定是他。
況且,自己拿手的術法可不止清光元氣巨手一項呢!
一拍鹵頂,又鉆出兩道清光,一化白鷥,一化青鷙,沖天而起,配合那只大手,往來圍堵抓啄,這是一氣化三清的另類變種,一手二鳥,互補互償,內聯神秘,除非同時俱毀,否則攻其一,則另二相補,永無損毀,
在他所在界域中,這招手鳥相撲之術還從未失手過,任你什么道統,只要被捕到,必是個比拼法力磨修為的結局,
但是,結果卻大出他的意料之外,那劍修的遁行似乎遵循著五行至高法則,翩若青鴻,觀之在前,忽之在后,發劍于左,收劍于右,行蹤之詭異飄渺,完全無法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