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績也不說話,只是緊緊跟隨,他知道這位真人必是想借環境表達某種意思,也就隨他去,人家的地盤人家作主。
出中天門左轉,一路環繞,頃刻間來到一處巨大空闊的演法之地,這是筑基弟子的演法之地,境界再高,就不會輕示人前,也沒有眼下這種數百人術法演練之景,雖然都是基礎的東西,不值一提,可勝在人數多,氣勢大,
法修的陣法,一旦讓他們聚攏成勢,調度成型,那施展出來的威力和層次感,可要比劍修強出許多!
明前佇足高空,點指道:
“風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間;人類自踏入道途,便身不由已,誰又能知道未來在哪里?他們單獨而出,就是螻蟻,可若匯聚成勢,便有了生存下去的可能,
個體的力量在數量面前,終究不能持久,強得了一時,還能強得了一世?便真能強的了一世,我輩修士又有幾世可活?早晚化土矣,能剩下什么?而集體便不同,生生不息,永無止境!”
李績一笑,“真君說的是!”
明前的意思,就是修士在注重個體力量的同時,更應注重集體,也就是門派的整體力量;這有點影射軒轅,過于追求個人實力,強是強了,但傳承就單薄艱難,若有大的變故,一旦中間斷層,就很可能傳承斷絕,卻不象三清道門這樣講究整體的體系。
說白了,三清是爆兵流,軒轅則是精英流,各有所長!
再往前飛,很快來到一處斷涯之處,涯雖不高只有千丈,但跟漱玉山漫野翠綠相比,這處斷涯卻是裸-白堅石,極為顯眼,
靠著白石斷涯,依涯勢雕刻有三尊巨大的,千丈高的雕像,是為三清本相,這樣的形貌在三清道統的門派比比皆是,熟得不能再熟,只是這里的三尊,格外的高大罷了。
明前再次停住,肅穆凝重,“三清同源,并不是一句空話!歷史,功法,傳承,習慣,理念等等,血脈相連,打斷骨頭連著筋,不是誰說能斷就能斷的!
在外人看來,三清中上清一脈似乎與三清漸行漸遠,實則大繆!不過是策略耳!
若三清固若金湯,則全界來攻,只有分散處之,才能安人以定!故此,總會有其中一清顯得生疏些,游離些,不是上清,就是玉清太清,這本是三清生存之道,你若認真三清內部分裂,那就敗了!
所以,在和你軒轅之爭中,上清總是那個拖后腿的角色,為何?是我們真影響不了它么?非也!
真沒有了軒轅,那一定會冒出個佛門!沒有了佛門,那我三清內部才會真正出問題!
三足,才能鼎立!才牢固,才能經歷風雨!
故,爭就是不爭,不爭就是爭!爭不爭得下那是實力問題,去不去爭則是態度問題!
完美的平衡,便是在爭與不爭的動蕩中保持三方平衡!卻并不是三清有多散漫,軒轅有多強!”
李績嘆道:“真君所言,別出機抒,發人深省,讓人耳目一新!”
明前的話很燒腦,其實說白了就是,不是我三清沒實力滅你軒轅,只是不想滅而已;上清別看最近和你們軒轅走的近,其實我們三清磁實著呢,那不過是我們派過去打入你們內部的力量!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有一部分事實,比如三足之說;但也有陷阱,比如離間軒轅和上清的關系!
親兄弟還有為利益打生打死的呢,就更別說分家分了上萬年的假兄弟;人皆有自主獨-立之心,凡人如此,修士更是如此,就別說一個傳承萬年的門派,還能整日念叨顧及萬年前的老祖宗和那兩個操-蛋的兄弟?
不過是打腫臉充胖子罷了,偏偏能讓這個明前說的冠冕堂煌,正大光明!
這個老頭,壞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