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開辟,陰陽,造化。
九個體系,暗合乾坤!
而在真君意境空間中,每個體系各有一道意境在,形成了完美的平衡,五運之命運,五德之陰德,五太之太初,終結之毀滅,宇宙之空間,本源之五行,超脫之因果,始終之混沌,開辟之造化,正是九九之數!
李績化身五行,挨個接觸;不是他置大象安危于不顧,實在是大道之爭,微妙兇險,他需要對一些不熟悉的大道有所了解,才能對癥下藥,這個時候盲目著急,只能壞事,沒有意義。
他深愔陰陽,知道大象自陷陰陽核心轉換狀態時防御的堅韌,危難之時,重要的是互相信任,他信任大象,同樣的,大象也必須信任他,否則脫難就無從談起!
先觸毀滅,這是他比較熟悉的意境,他需要搞清楚和這些大道接觸的烈度,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輕松脫離,什么情況下會變得激烈,什么情況下不死不休,順便也可以一探其他大道的內涵規則,和自己相比是否一致,如果不一樣,差距在哪里?有什么是需要改進的,什么是需要堅持的。
然后是空間,造化,五行,都是他熟悉且有一定了解的大道;
九個自然大道意境中,完全陌生的是命運,陰德,太初,了解不多的是混沌,因果,這些,花費了他大量的時間。
兩名無上修士沒有來打擾他,對他們來說,好不容易有機會堵住大象,這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放棄的機會。這次地穴之行,有這么一個戰果,其他就都無所謂,足夠了!
他們并不知道另一個軒轅劍修是誰,甚至都不能確定他是否是軒轅劍修?也許是嵬劍山,蒼穹劍門也說不定呢?反正在這方空間內有規則之力約束,這人也對他們造不成影響,如果留戀不去,他們在解決完大象后也不介意順手解決他!
很難說,如果他們知道這道五行法則是李績所化,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是繼續窮追猛打大象,還是換個目標?從戰術角度來說,咬死一個是正選,隨便換對手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變數。
由此,李績有了充足的時間,現在的他,已經顧不上回頭再去看看燕二郎的局面,都是有擔當的老嬰,自己選的路,也終需自己走下去。
因果大道,他不算陌生,起因來自他那手劍術--劍之雙面,那是斬去因果之劍;這次和因果大道的接觸,讓他從本質上了解了自己這手劍術的理論基礎,這是一個巨大的提升,僅只這次的收獲,未來再有誰對他施展因果之術,已不可能成功!
時間,靜靜的流過,在元嬰空間,和真君空間內,意境之爭越演越烈;巧合的是,在兩個戰場,軒轅修士都陷入了被動!
大象不必說,已錯失逃脫機會的他只能被動等待,以他對烏鴉的了解,知道這小子一定是在憋著什么壞呢,所以,也就安心防御,除此之外,別的他也沒有余力。
燕二郎的局面就要有來有往的多,總體處于劣勢,但還有還手之力,這是他自找的!
李績離開時,他那個圈子有四道意境,特意留了個空位給無上修士來磨練,事實上,確實也有個無上意識加入其中,不過這人卻老奸巨滑的很!
無上意識故意示弱,甚至是配合燕二郎吞噬掉了另外一道生死意境,在燕二郎的法則壯大的同時,又一個無上意識也加入了戰團。
所以,在燕二郎的圈子中,他需要面對二個自然意境,二個無上修士意境!
這其實也是他追求的,平平穩穩是不會有大收獲,現在吞了另一道生死意境,又能與二名無上意識爭雄,這才是最好的磨礪。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