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就是這么的奇妙,他們不愿意和一個德高之士交往,因為自慚形穢,并很容易因為嫉妒而暗生殺心;但他們卻很愿意在一個惡棍面前表現自己的道德,希望能夠感化,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并時常在人前吹噓自己的大人大量,
李績很愿意做這樣一個惡棍,這樣能保證他能活的更久些!
在來這方宇宙時他給自己定了兩個目標,一個是解決境界問題,一個是劍修的遺址,現在看來,時間百年才將將過半,他已經完美的解決了兩個目標,剩下的旅途將會無比的輕松。
他暫時不想立刻就返程,宇宙太大,出來一趟不容易,既然來了,就應該走的深入一些,因為還有沒有下一次真的很難說。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臨行前燕信托他為一個門派轉交一件物事,燕信在這方宇宙曾經長游過,也結交了一些靠譜不靠譜的朋友,但真正有所虧欠的,內疚甚深的,便只有這一個。
燕信并沒要求他一定做到,宇宙風波險惡,變故太多,只能量力而為;但李績既然自己的事已結束,當然不愿意半途而廢,總要把該做的事做的完美才好。
這方宇宙并不規則,靠近星漠的重華是邊緣位置,他現在所處的則是中心位置,其中距離超不過十年;但這個中心位置不是從地勢來說的,而指的是修真界域扎堆;過了這些修真界域扎堆的中心位置,另一側的空域更加廣袤,只不過也更加荒涼,這里的少數修真界域,距離之遠,等閑便是以數十年計。
元神,緊固之神,元神不能遨游,但對自身實力的加強卻是全方位的,尤其在神魂方面,到了這個階段,虛妄不可惑,幻象不能迷,意志不可動搖,無論在哪方宇宙,都算的上是真正的大修了。
從星圖上來看,從浮游宮去往燕信交代的門派大概要飛行三十年。這還是考慮了晉升元神后他更快的速度下,就像重華界在這方宇宙的星漠邊緣,那個門派也在另一側的邊緣,也不知道當初的燕信為什么跑到這么遠的地方?
三十年的時間并不是虛擲,他需要這些時間來適應身體和陰神融合后的種種變化,現在的他,飛劍威力大有增長,但在精微控制上,可能還不如當初陰神時,這都需要大量的時間來磨合。
真君三境,己不存在功法秘術的選擇問題,它們是一個整體,所以統稱真君,
劍術還是那些劍術,道境還是那些道境,只是因為人不再是那個人,所以所見所識,又有不同,他將站在更高的高度審視他所擁有的那一切。
修行便是消磨,把得到的,領悟的,通過時間揉合進記憶中,身體里,最后形成本能的意識。
有太多的東西需要融合,在來到這方宇宙后,他也得到了太多的東西,無鋒的靈智,力量體系,信仰體系,西昭體系,現在再加上元神體系,這些東西,夠他喝一壺的。
這也是他對浮游宮中器物功法不屑一顧的主要原因,境界到了真君這個層次,又哪里會缺功法,缺的只是在這自己特長方面的深厚沉淀。
他浮在虛空中,不緊不慢的飛行,時而對空出劍,時而覓地沉思,
一個斗戰強者,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越發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