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不遠的大象長出了一口氣,他之前在寶船中所說的話總算是起了點作用;這也是他一直在這只烏鴉后面默默力挺的原因,因為他有一個非常好的品質--聽的進勸!
人孰無過?別以為境界高了就不會犯錯誤,事實上,他們可能犯錯的次數少了,但改正錯誤的次數更少!
有的人就把這樣的堅持當成了對大道的堅持,這是非常錯誤的理念!一個永不承認錯誤的修士,總有一天會倒在自己的死不悔改上。
這只烏鴉認錯,而且知改,雖然改起來總是夾帶私貨,缺斤短兩,但這是小節;一個懂的改變的領-袖,一個不斷糾偏的掌舵人,卻是要比一個貌似從不犯錯的智者要靠譜的多!
劍修群中也有不少不甘心就這么放過三清修士的,比如武西行,沖玄之流,但眾目睽睽之下,他們不會提出異議,爭吵,那是關起門來自己人的事,而且他們也很明白,想和李烏鴉吵,恐怕就得先過大象那一關!
三清修士沒有一個站出來的,丟不起這人,劍修有風骨,法修也不是泥捏的,誰現在第一個站出來,那就是沒骨頭的軟蛋!而且,李烏鴉在定價上非常惡毒,純粹就是想挑起三清之間,包括和云頂之間的內哄。
這是一個尷尬的死局,李烏鴉話既出口,那是絕不可能自食其言的;三清整體上下,更是把面子看的比天還大,誰此時示弱,都無疑于自絕三清!
在場的修士皆緊張無比,兩個龐然大物之間的明爭暗斗,讓他們的心情如潮起潮落,忽上忽下,戰爭上一刻還距離他們很遠,下一刻又近在咫尺,
已經有很多靈慧的修士忽然明白,他們參與進這樣的風波,可能本來就是個錯誤!
但就算是死局,三清修士仍然交出了一份我們的答卷。
抱缺子孤身一人而來,站在赑屃之外,神識傳遍崤山上上下下,
“此次三清崤山之行,思慮不周,舉措失當,給貴派造成誤解,錯在三清!
然,幸未于貴派有所損傷,乃不幸中之萬幸!
我三清認罰!
不過太清乃三清之首,過失之處,不能推卸,李道友既然定下法會票價,太清當認購四百紫清一檔,以為懲戒!
太清此來元嬰有百另九人,當付票價四萬零三千六百縷,便在戒中,請鴉君點檢!”
非常出色的危急公關,既不失面子,還不損同盟之情,一副高風亮節,我為天下擔的嘴臉。
不愧是三清的龍頭老大,當然,身家不豐富的勢力,也做不來這種奢侈事。
抱缺子扔下十只納戒便走,接下來便是上清林下,同樣以四百靈機一元嬰的票價贖回了自己的門徒,然后再是玉清,云頂……
李績撤去赑屃之困,眼看三清修士們紛紛離開,心中卻沒有絲毫占了大便宜的感覺,和人相比,靈機又算得個甚?
不過在短暫的交鋒中,他確實看到了一些東西,比如,能屈能伸,能上能下……
萬年道門抗鼎,其老輩修士在智慧上的出色,讓他倍感壓力,他很難想象,像這樣的對手,怎么樣才能徹底擊敗!
畢其功于一役,對這樣的勢力就是不可能的吧?
數萬年的傳承,畢竟與眾不同,便是茍,也茍的堂皇大氣,清麗脫俗,讓人不得不佩服的五體投地!
在這方面,軒轅就顯的鋒芒太露,失了回旋余地;而像崇黃這樣的,又茍的變成了真茍……其中分寸,當真不好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