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績就很驚訝,這是怎么回事?他明明感覺到信仰依然存在,可為什么卻失效了呢?
詢問無鋒,無鋒也是一頭霧水,“你自己不用信仰力量,卻來問我,是什么道理?
失蹤?沒失蹤啊,五種信仰都在信印中分毫未損,至于為什么用不出去,你可別來問我,這些時日被你操練天象之劍,可把我累的狠了!”
對這樣的結果李績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他努力回憶,信仰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的這種變化,但他這二百年過的太充實,修行占據了所有的時間,無論是元神勾勒天象,還是時空之河中狙擊小白龍,或者研究天象劍法,哪個不是天崩地烈,斗轉星移的聲勢浩大,對劍丸上的信印中發生了什么,實在是沒有留下任何印象。
這也主要是因為道門和信仰其實是兩個體系,李績正統道門出身,這段時間聽從大象的建言對信仰敬而遠之,所以沒有發現變化的蛛絲馬跡,也就不奇怪。
這段時間他好像沒有對信仰有過應用?尤其是在戰斗上,他已經有至少三,四百年沒有動用信仰,這東西不用,難道會過期失效么?
除了在蔚藍星,動用信印為蔚藍的信仰體系打下基礎,樹立方向,會是這個原因?
李績對信仰道統的了解還是不夠,他有限的了解還是得自青梅星,然后是在甘十九星的數十年,事實上,他從未和真正的信仰大能有過接觸,所以對這套體系的高層次變化的了解極度貧乏。
得之我運,失之我命,失去了就失去了吧,畢竟也只是一個分支方向,不礙大局。就是信仰力量已失,卻在信印中還存在著五種信仰力量,這讓人很奇怪,這是信仰給他留下的紀念品么?
帶著疑慮,李績踏上歸程,從現在開始,他不能過于沉迷于天體異象了,因為時間已經不再寬裕,他給自己定下的三百年時間現在已經過去了二百年,只剩下百年留余;而他的行程才將將過半,也就是說,哪怕他全速回程,也需要三,四十年的時間,再加上天象勾勒,以及可能的意外,他能自由支配的時間實在是不多!
到目前為止,他已經成功勾勒了三十八座天象,除了第一次的黃金起源耗費了他近三十年時間,其他的天象勾勒也并沒有如此耗時費力,這一方面是因為再也沒有遇見如此龐大的天象,另一方面也是他的元神逐漸強大,勾勒起來也快了許多。
元神的壯大已遠非昔日可比,觀想法和實景法的差異越往后期越是明顯,他現在已經感覺元神的壯大似乎已經摸到了頂蓋的邊沿,但具體什么時候能夠圓滿,能夠達到下一步的分神化氣,那就只能繼續勾勒下去,也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
回程的路上,對每一個天眸傳送靈寶,他都表現的更加的謙遜,都是苦命靈,可憐寶,對任何一個有靈智的靈魂來說,永遠的錮于一地都是種難言的折磨,宅和錮是兩個概念,一個是不想出去,一個是不能出去,能一樣?
沒有置氣的必要,這是一個成-熟修士的成-長,在未來,這些靈寶不會是真正的敵人,所以,它們的一些任性,使氣,牙尖嘴利,耍小脾氣,鬧小性子,也不過一笑置之。
這樣的方式,反倒獲得了很多后天靈寶的好感,其實它們哪里知道,這只烏鴉只是急于回家看老婆,不愿意被過多的無謂耽誤時間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