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面上,因為涌大浪高,天氣的原因,霧蒙蒙一片,但等入了水,水下的世界反倒是一片通透,寧靜安祥。
對水下世界李績并不陌生,就只方入內景天時,青白子的青白江就去過十數回,雖然青白江沒有涇河來的大,但性質是沒什么區別的,都是水生世界。
李績在涇河中潛行,行動中周圍的魚蝦鱉爬對他都視而不見,這就是修士的能力;凡間對仙人的描述,只要是一下水,張口就是辟水珠,避口避水訣,其實是不準確的。
修真世界確實有避水訣,辟水珠的存在,不知道是哪個修士把這些器物功法的名稱透露給了凡人,于是小說家都以此為本,好像仙人修士離開了這些就下不了水似的,這是大大的誤區。
對中低階修士來說,可能確實需要用到上述兩樣,可對大修來說,哪怕什么都不會,只需法力壓入水中,包裹自身,在水底也是來去自如。
修士入水,最大的依靠是水遁,基于五行大道的最基本應用,也是每一個修士必然會涉獵的東西,五行,陰陽是基本大道,離開了這兩樣,術法都發不出來,所以,沒有修士會對五行陌生,只是能從中走出多遠,卻是要看個人的造化,像李績這樣千年來一直在五行上孜孜不倦追求并取得極高成就的,少之又少,簡單的說就是,入門易,精通難!
水遁一術,在水中遁行可不會和中低階修士使用辟水珠避水訣那般的聲勢浩大,搞的魚群蝦群炸開一片,老遠的成了精的水族就知道又有人類下來撲騰水玩了,那姿勢,水族們十分的看不起。
但水遁不同,無聲無息,無擾無波,形若無質,奔似幽靈,仿佛整個人就融為水的一部分,也就根本談不上什么阻力的問題,這樣的修士,才是一般水族真正害怕的,因為在它們擅長的領域,別人比它們做的更好。
李績就這么一路深潛過去,有時和魚群同游,有時和蝦群同竄,就仿佛自己只是一滴水珠,讓這些生靈感覺不到任何的危險和異常,這是對五行轉換的極高應用,當初青白子與他為友,也未嘗不是看在這小劍修無與倫比的道境能力上,境界雖然還是元神,但道境使用能力早就超出了一般的陽神。
行不多遠,他這樣的氣息能完美瞞過普通魚蝦,又如何能瞞過河中的真正主人?一聲輕哼,有神識透河而來,
“涇河龍宮,不現人前,謹守自轁,今有貴客來,不知高姓大名,可有見教否?”
李績這次和之前的游戲人間不同,不同種族,開玩笑的分寸是不同的,你也不能指望別人都能欣賞他那一套,于是拱手做禮,唱道:
“道門劍下客,偶感入龍宮,不為身外物,只愿隨緣中!
老君山座山,仰涇河龍王大名,特此前來一見!”
前方忽地一聲震響,泥沙俱下之下,一座龐大的水底宮殿顯現了出來,李績卻是不慌,這位置他早就有所感知,故意放出些許波動就是為了提醒主人,有遠客到來。
規矩,他其實還是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