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旦金道佛有了承諾,就一定會被佛門大能發現,就一定不會代替夏花僧西出取經!只有像現在這樣,沒有任何道門中人和金道佛提起,卻通過外界的環境輿論變化讓他在心里自動完成觀念的轉變,這才是真正高明的辦法!
真正是算無遺策,都有了些仙家手段的意味,讓李績心中都不寒而栗。
四人默默收拾行裝,默契而高效,相處近五十年的培養才形成的默契,可惜,自今日始,也可能自今日終!
龐大的隊伍開始啟程,拖拖拉拉漫延十數里之長,才走出不到一個時辰,保護他們的軍士就停下了腳步,再往前就不屬于前唐國的領土,當然也不屬于任何一個國度,而是屬于那些能騰云駕霧,陸地飛騰的神仙的地盤,沒有凡人敢在這種地方放肆!
軍士們回返,取經一行人繼續向前,腳步堅定,不急不徐;身后跟隨的大批僧眾道群閑雜人等,除了禮佛向道之心最堅定的,其他湊熱鬧的終也停住了他們的腳步,看熱鬧很重要,但小命更重要,法不責眾在神仙的世界并不管用。
最后也不過數百人還在默默跟隨,這些人可就是最虔誠的信徒,死亡也不能阻止他們,甚至很多人都抱著殉道事佛的決心,認為只有經過這樣的考驗才能證明他們的誠心!
再過一個時辰,取經一行來到了即將決定他們命運的沙律津,這個三岔口并不像輿圖上那樣三岔分明,從李績一行人的位置來看,左首是一條磅礴的大河,名牟尼河,寬達近千丈,河勢洶涌,氣勢磅礴,
右首則是一座峽谷,深達數百丈,綿延萬里,目不能測,其壁陡峭,非人力能攀,名潛龍峽,
不論是牟尼河還是潛龍峽,都是大自然形成的偉跡,充滿了人類不可征服的壯闊,除非繞遠,否則要直接橫渡就需要特殊的手段;偉大的古跡就有艱巨的阻攔,有這樣兩座天塹存在,基本上就斷絕了人類凡人一探仙山的野心。
但在牟尼河和潛龍峽之間,卻是一片少見的荒涼丘陵,樹木不生,巖石裸-露,一看就沒有什么神仙之氣,甚是尋常,甚至還不如前唐國內自己的景色來的優美,
穿過這片丘陵,也沒什么艱難險阻,就會直達墨機山;人類就是這樣,同樣是仙緣,越是困難重重,山高水深,毒蟲野獸出沒,越能激起人們不懼生死一探究竟的興趣;反倒是簡單平坦的,沒有多少挑戰性的卻反而無人問津,棄之如履。
再往遠,李績能感受到一股神秘的氣息,雖然他從為去過,卻也知道那是個什么所在,瀚海風潮!
還沒等一行人做出選擇,天空中忽然大放光彩,五色煙霞,氤氳寶氣,其中分成兩部分,南側佛音飄渺,壯嚴肅穆,有數十位菩薩隱隱浮現;北側則是道聲悠揚,高渺出塵,有數十名高冠仙人時隱時現!
正主們全來了!
佛門以雷音為首,道家以玄黃為冠,都是踏出一步的大德之士,卻沒有踏出兩步的修士在其中,這符合修真界的傳統,掌控者么,總是要隱在身后的,又怎么可能跳出來和下面的混在一起打打殺殺,或逞口舌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