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肯來這里撞運氣的一定是初來的新人,老鳥們不可能來這里浪費時間精力,所以一般只有在玉冊評定后,若干新人扎堆進入后,這里才會熱鬧些,現在距離上一次玉冊評定已經過去了九十五年,就是再倔犟的人也不會留在這里撞大運,而是想方設法的為自己的排名而努力呢。
在李績進入不可說之地的五年中,這里應該是見過的最大的一團紫清靈機云團,和其他靈機云團不同的是,這里的紫清卻從不脫離云團四處亂飛,而是緊緊團在一起,甚至還在吸引周邊的紫清加入進來,仿佛這個云團有了生命似的。
云團當然沒有生命,能把紫清往核心處積聚,再吐出,像人類呼吸一樣的關鍵就是,核心處的那個無字天碑!
碑,是一種形容,實際上它就是一塊紫清靈機密度遠勝周遭千萬倍,從氣態轉化成液態,再形成現在有如固態實質的一塊數十丈高的長方體,就像古代的碑刻,你當然也可以說它像一樽棺材……
因為紫清靈機在天碑上吞吐,在吸入和排出時,在天碑的表面自然形成了無數古怪神秘的花紋,可能是有意義的,也可能什么都不代表,也許是圖騰,也可能是圖鴉……
這些神秘的花紋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不斷的變化中,至于其中有沒有內在的規律,不在這里深耕研究數百數千年,恐怕不會有什么結果;修真界中什么人都有,其中不乏腦子一根筋的,就算是這樣,數個紀元下來也沒見誰能把它研究明白,可見哪怕有規律,也不是人力可及能夠琢磨透徹的。
李績看了幾眼,當然不會在這上面白費力氣,他也從來不是想靠這些得到神功秘術的性格,修士到了半仙的境界,絕大部分東西都只能依靠自己的摸索,所謂的神功,不過是一個參照物而已,借鑒之用。
他感興趣的反倒是無字天碑本身的形體構成,紫清靈機以氣態匯聚過來,在天碑表面形成液態,然后再固化進碑體里面,由外向內;同樣的逆反過程也同時由內向外發散靈機。
在他的感覺中,這樣的匯聚和發散在強度上是一致的,簡單的說吸收的和排出的一樣,形成了某種平衡,但他卻并不明白其中的意義所在,這種等量交換是為了達到什么目的?僅僅是為了顯現出這么大一塊的棺材板子?
就像人類進食,吃進去的就一定比拉出來的多,無論是體積份量還是其中包含的能量,其中的差別就是供給了人類生存活動的能量,如果吃的和拉的一樣多,一樣大一樣重一樣能量,那你吃進肚子的的意義是什么呢?僅僅為磨牙磨腸子么?
但這個問題顯然不是短時間能夠解決的,于是作為宇宙人見人煩的劍修,李績開始使用劍脈系統最本色的調查真相的方式--劈它!
拉開一定距離,先是遙控飛劍點刺,然后再逐漸加大力量,以防這東西會出變故,爆-炸什么的,其中也有意識的加入了各種道境來試探,尤其是空間道境……
就在李績忙的不亦樂乎時,一個惆悵的神識傳了過來,
“怎么我見過的所有劍修,都是一個鳥樣子?除了動手,你們就不能動動腦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