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和尚也跑的很狼狽,要陷害一個一斬劍修,不付出足夠的代價又怎么可能?
李績跑的飛快,也拉走了一部分精神體,但精神體風暴的主力盯上的,必須是他,也只能是他!
和追擊李績的精神體數量相比,華嚴和尚這里要多了好幾倍,饒是佛門大師對此凈化之術異常精深,現在也讓他覺的有些吃不消。
他不得不重新把自己包裹在菩提樹下,靜靜等候說好的支援。
菩提樹便是華嚴的慶云外現形態,大部分修士追求自然,追求效果,一般都以和李績一樣的草帽一樣的慶云形態具現,當然也有人愿意在外在形態上下點功夫的,比如華嚴的菩提樹,就是佛門傳說中的圣樹,各有所好。
不是每種慶云都能阻擋這種怨念精神體的圍攻,起碼李績的不行;每個修士在凝結自己的慶云時必有傾向,你是愿意凝結一個純粹防御的慶云,還是攻守兼備的慶云,也就這兩個選擇,純粹攻擊性的慶云是沒有的。
像李績這樣做夢都想先砍一刀的,當然選擇攻守兼備的慶云,但大部分修士的選擇是純粹防御,尤其是佛門大能的防御,那真是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理念發揮到了極致,不僅有物理防御的功能,也有防御精神能量的性質,而且在這方面在所有道統的中最具實力,從自有修真歷史開始,佛門在精神力量上的造詣便獨領風騷,連道家都自愧不如。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華嚴和尚才敢招惹這么龐大的怨念精神體,因為他判斷自己能在這樣的圍困中堅持下來,最起碼,總比那個劍修堅持的時間長的多。
他謀算的很周到,就只在一點上有了些小偏差,那個劍修在逃離前施展的毀天滅地的劍術!
華嚴沒想到這個劍修在對付純粹精神體上還有這一手,他以為劍修在這方面并不擅長,所以當黃金起源肆虐整個精神群體時,毫無疑問的,所有的精神體都進化到了亢奮的狂怒狀態,
就像正常的精神體存在狀態是平靜,受到刺激后變的燥動富有攻擊性,被大量消滅后化身狂暴狀態……華嚴成功的把精神體搞到了第二個階段,而李績則直接把它們刺激到第三個階段。
李績的方式是下意識的本能,他才不會去管刺激完精神體后會引起什么樣的后果,顧自瞬移跑路,留下被大部分怨念精神體圍困的華嚴和尚,在消不消滅精神體的權衡中左右為難,
消滅吧,可能會進一步刺激精神體,他又不能像劍修那樣不管不顧的脫離,他若也瞬離跑路,說好的幫手又哪里去找他?
不消滅吧,在精神體越來越瘋狂的攻擊中,他的壓力卻是越來越大!
現在的他就像一個自帶光蘊的大樹,他人在其中,菩提樹將他緊緊包圍,無窮無盡的精神體又將菩提樹緊緊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