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擇大陸,龐大蒼茫,哪怕是半仙境界的修士,也不能簡單的把這里當做一個可以由得自己瞬移來去的地方。
消息,在天擇大陸并不算太過靈通,因為有萬來國家,互不統屬,有的交好,有的交惡,有的漠不關心,一些大事件也僅靠高層修士之間的口口相傳,沒有統一的集散地。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這里,死幾個半仙,亡幾個太古兇獸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尤其是在有先天大道碑爭奪的情況下。
總有杰出人物如流星一般劃過,驚鴻一現,然后消失在天擇每年多如鴻毛的歷史事件中,被下一個更驚爆的事件壓過,
大道碑爭奪,國家興替,人獸之間,層出不窮。
這里是陀國,功德大道碑的所在地,在剛剛結束的一場資格爭奪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落者,相對而言,像功德大道這樣的先天大道在天擇大陸很不吃香,受眾面極小,基本就只有佛門和尚才會在這種大道上下功夫。
當然,陀國本就是個佛國,這里的半仙長老也都是和尚,只不過相比較主世界的和尚們,他們更彪悍,不如此不能在這里生存下去。
相對于道家修士在爭奪入碑資格時的打打殺殺,佛門和尚在這方面就要收斂的多,無論在主世界還是在天擇,當和尚們聚到一起時,似乎總能輕易找到共同語言,也許這就是弱勢下的凝聚力。
勝利者已經進入了功德碑,失敗者們卻沒走,而是和十數個陀國大師一起,薈萃一堂,談經說佛。
人也不多,二十余個,佛祖之下,并無區別。
“大師自來天擇大陸,時間匆匆,已有百十載,先天大道碑也去過很多處,卻每次都是淺嘗輒止,只論短長,卻不進入,如此行事,卻不知是何道理?”
一名陀國和尚開口問道。
“小僧此來,以游歷見識為主,卻不完全是為全我道境。
在小僧看來,與其進大道碑蹉砣歲月,就還不如在和眾位師兄的切蹉中所獲更多,更有實際價值。
小僧是從主世界來,未來也一定回主世界去,諸般因果都在彼處,如果在這里過于沉溺于道境修正,搞不好就修出個不倫不類,
在這里修正道境,未來有機會去天擇小仙庭,非我所愿;如果回去,再不能消除鴻茅大道的影響,那是肯定不容于三鴻大道,便斷了未來!
故此左思右想,就把資格爭奪當作一種磨礪也是好的,大道碑就不進去了,免的麻煩!”
一名面容清秀的小和尚從容而答,作為外來者,他早已習慣了這種問題。
在天擇大陸,行事怪誕,不循常規的修士就從來沒有消失過,比如取得了資格卻不進去,也不是十分罕見之事,原因有很多,也無法細表。
“大師遠來天擇,不是為了大道之碑,又是為了什么?如果不更深的了解鴻茅之道,那么此行的意義何在?”
清秀和尚款款而談,“別人的道是臨淵漁魚,我之道乃臨淵觀魚!
小僧始終認為,最好的大道理解就是倘徉在天地之間,自然而然,大道天成!
我為什么要進先天大道碑修正自己的道境?